陆绍珩写到:
“一愿读尽世间好书,二愿识尽世间好人,三愿看尽世间好风水。”
生活中,少不了风霜雨雪,荆棘坎坷,学会调整自己的活法,让自己春夏秋冬怡然自得,充实温暖。
最好的活法,莫过于读闲书,交高人,寄情山水。
读闲书
看过一首小诗:“昨夜睡觉迟,早起闻书香。闲书有咸味,开卷饭桌旁。”
读闲书,是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快快乐乐地读书。可能什么都记不住,可能书中的深意理解不了,但这些都无关紧要。
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花落。念从心头起,风从眼前过。
陶醉在文字构建的精彩世界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以及灵魂的陶冶。
《五柳先生传》这么形容陶渊明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意思是,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读书,只是一种情趣,一种排遣,一种境界。虽然是闲书,却能在潜移默化之间塑造着我们的气质和心灵,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
交高人
俗话说:“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有一项权威统计,一个人的最终成就,是他经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换言之,靠近什么人,你就会成为什么人。
交高人,接受高人的熏陶和影响,不断提升生命境界,你才能走向优秀和成功。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告诫后主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意思是,亲近贤能之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能之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良贤品自高。
一个人最快的成长方式,是亲近贤能的人,高能量的人,并且远离低能量和负能量的人。
寄情山水
心理学家毕淑敏说:“旅行使人性中温暖的那些因子,弥散开来。旅途也有困厄和风雨,艰难和险恶。但是,这不会阻止真正的旅行者的脚步。旅行正是以一种充满未知的魅力,激起人们不倦的向往。”
走出自己的狭小天地,把自己放逐于远山沧海,皓月苍穹,既可以清除生活中的烦恼,也可以见识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提升生命的格局。
一个人见得多了,格局大了,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
刘备三顾茅庐,见不到诸葛亮,就问门童:先生去哪里了?门童答:或驾扁舟于江湖之上,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中,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理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所踪。
古人云:“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与山水为伴,同自然为友,我们能感受到生命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提升人生的境界。
结语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读闲书,充实自己。交高人,提升自己。寄情山水,取悦自己。
当你足够智慧,足够优秀,足够愉悦,就不会害怕人世间的风雨飘摇和波谲云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