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赛通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亿赛通电子文档用户名和密码)

2023年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将进一步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深化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深入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

《报告》指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实施,数字化教学条件加速升级。99.89%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学校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格局初步形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改版上线以来,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4.4万余条,其中课程教学资源2.5万课时。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014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628门,平台现有各类资源556万余条。慕课数量快速增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2.7万门优质慕课,以及6.5万余条各类学习资源,用户覆盖166个国家和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稳步提升,教育部先后实施两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个课堂”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推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各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数据中心已汇聚了教育管理、学生信息、教学资料、科研成果等重要信息,但是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开放、网络课程的兴起等各种因素影响,相关科研成果、课程资料、重要实验数据、学生个人信息等敏感信息极易发生泄密,对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带来损害。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的数据泄露途径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于互联网外部的黑客攻击,而是由于内部管理人员有意或无意的违规操作造成的数据泄露,所以对数据的安全防护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

教育数据安全风险分析

1) 随着学生的逐年增多,个人隐私信息暴增,教育行业相关安全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没有及时跟进;

2) 教育业务系统建设加快,存储在终端、业务系统数据库的重要数据无法有效的保护,容易发生泄露;

3) 业务系统互相调用,没有有效的安全传输手段和监控手段;

4) 个人隐私信息的随意调用,信息内容无法有效识别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为进一步助力教育行业数字化发展,亿赛通凭借在教育行业多年的技术实践积累,自主研发了新一代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数据泄露防护系统(含终端、网络、存储等)等产品,全方位提高教育行业系统的数据安全管控能力。

亿赛通教育行业解决方案

新一代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以数据透明加密技术为核心,对于核心数据,需要控制数据过程使用安全时,采用透明加密控制方式控制数据的安全使用,实现内容安全防护、安全浮水印、统一身份认证、离线办公安全、日志审计等功能,确保文件内容不会因为文件数据体扩散而扩散。

数据库安全防护上,可通过对数据库安全防护工具来阻止外界黑客的入侵。结合数据库的审计工具进行事后审计,对企业内核心数据库业务系统进行分布统计、合规检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趋势分析和合规预警。打造“事前防御、事中控制、事后审计”的全方位防护体系。

亿赛通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亿赛通电子文档用户名和密码)插图

除了对数据自身进行安全加固,还需要在网络层面和物理层面均对数据流通进行实时检测。在企业内网与外网间构建数据“安检机”,审计监控敏感数据流通动态的同时防止企业核心数据泄露。

数据传输重点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防范传输通道的安全,比如不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重要数据传输,需要异地使用数据或传输使用的,应对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加密采取双因子认证提高安全性,甚至对必要数据通过专人专网进行传输,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截取或窃听。

亿赛通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亿赛通电子文档用户名和密码)插图1

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数据的违规操作和非法访问,并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审计溯源,形成安全的闭环管理,保证数据事前防范、事后溯源,确保业务系统安全运行。对于不同等级的敏感数据进行不同的防护手段,防止终端和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造成的敏感信息泄露。无论终端还是应用系统数据库都可达到细粒度身份访问控制,一旦超出自身权限可以作出相应的阻断的审计响应动作,防止违规操作造成的数据泄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作为数据安全的守护者,亿赛通从专业文档加密厂商启程,贴合国家安全法规政策,不断丰富产品防护范围,在数据泄露防护、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平台和数据安全服务等方面均有建树,已发展成为国内综合数据安全厂商。

未来,我司将持续围绕“分·放·管·服”数据安全建设理念,推进产品体系扩增,提升数据驱动的安全防护能力,助力教育数字化蓬勃发展。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