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在刚刚过去的7月里,韩国遭遇了罕见的强降雨天气,甚至一度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多地出现洪涝、滑坡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韩国气象厅统计,7月份以来,韩国平均降雨量达到了400毫米,是历史同期的两倍多。
一、韩国现数千毫米超级暴雨云团
比如7月14日的暴雨特别猛烈,韩国部分地区日降雨量接近40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级别,一度导致韩国全国普速列车停运,部分高铁路段也停运或降速运行;忠清北道一座水库漫坝,导致周边大量民众撤离,这是自去年8月8日首尔特大暴雨后韩国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而在韩国气象厅发布的雷达图上,更是频频出现了大范围的强烈暴雨云团,有些地区的降雨强度甚至达到了每小时数千毫米的惊人数值。这些雷达图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联合之前的这样的暴雨天气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猜测,认为这是某些国家使用了气象武器,对韩国进行了人为的干扰和攻击。他们指出,韩国雷达图上频频出现大范围强烈暴雨云团,形状不规则,颜色异常,有时甚至覆盖了整个半岛。他们认为,这些云团是人工制造的,目的是让韩国陷入水淹之灾。
二、是气象武器生效了?
气象武器是指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天气或气候的一种潜在的战争工具,它可以用来影响敌方的军事行动、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那么,这些超级暴雨云团真的是气象武器的结果吗?实际上,虽然现代科技已有人工干预天气的做法,但只是辅助天气系统影响小规模地区的天气,并不能达到“呼风唤雨”的效果,气象武器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和证据。
那韩国的异常暴雨云团是怎么回事?其实答案比较简单:这些雷达图上显示的数千毫米的降雨强度,并不是真实的天气情况,而是由于雷达数据故障造成的误差。
三、其实是机器故障
气象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大气中水滴、冰晶等目标的仪器。它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根据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散射、折射等特性,计算出目标的位置、运动、形态等信息,并将其转换为雷达图像。然而,气象雷达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由于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建筑物、电力设施、飞机、鸟类等,导致信号衰减、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会使得雷达接收到的信号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误差和干扰。
因此,在分析和解释雷达图像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正,排除一些非气象因素造成的异常回波。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就可能出现一些虚假或夸大的云团显示。从目前来看,一些气象图像上韩国雷达图出现一些看似恐怖的超级暴雨云团,这些云团并不代表真实的降水强度和范围,而是由于雷达数据故障所造成的假象。
综上所述,韩国雷达图上出现的数千毫米超级暴雨云团,并不是真实反映了天气情况,也不是某些国家使用了气象武器对韩国进行了攻击,而是由于雷达数据故障造成的误读。这种误差在气象雷达的运行中并不罕见,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修正,就不会对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造成影响。而韩国遭遇暴雨灾害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今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和夏季风活动异常所导致的大范围持续性降水。
最后,我们要看看气象武器是否真的是可行的。根据一些科学研究,人类目前能够实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主要是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向云层中注入一些物质,来促进或者抑制云粒的生长和凝结,从而改变降水的时空分布。但是,这些技术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需要有足够的水汽和云量,需要有合适的温度和风速,需要有精确的控制和监测等。而且,这些技术都只能在局部范围内产生一定程度的效果,并不能改变整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天气或者气候。更不用说,要想制造出数千毫米的超级暴雨云团,需要消耗的能量和资源是非常巨大的,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组织的能力。
那么,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会如何呢?8月2日下午,从卫星云图上看,韩国大部正处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不少地方天气少雨而偏炎热。
部分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认为,在8月上旬,东海上的台风卡努有可能在东海持续盘旋后北上,奔向韩国南部沿海,这意味着后期韩国也不排除受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的影响,从而将出现较强的暴雨、风浪和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