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姹紫嫣红的牡丹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欣赏。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奶奶,一个爱养花爱生活的老人。
奶奶逝去时83岁,这在20多年前的农村,算是高寿了。父亲经常说:“老太太能活这么大岁数,无疾而终,和她爱花养草有很大关系”。
现在想来,真是这样的。奶奶虽然是小脚,可是非常勤快,也非常干净,一刻也不闲着。别看那时的农村尘土飞扬,但是她什么时候头发都一丝不乱,灰色或是青色的大襟褂子一尘不染,别人一看这个老太太就是个讲究人。
小时候农村老家有一个大大的院子,一亩多地,除了种植一家人生活所需的蔬菜外,父亲还养了孩子们喜欢的杏树、沙果树、苹果树,再就是满院子的花花草草了。
奶奶在水井边栽种了马兰花、刺梅菊,在院墙边种了波斯菊、喇叭花、江西腊,在通往院外的小路边种着大丽菊、蜀葵、串红、鸡冠花,在花池子里种植了月季、牡丹、凤仙花………就连低矮的院墙上,她也种了无数棵太阳花。
从春天开始,我家的小院子就变成了大花园,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空气中飘着各种花香,小蜜蜂和蝴蝶飞来飞去。满院的风光也吸引着来串门或是借农具的乡亲们,他们再忙也要停下来看看,夸一句:“王家奶奶就是手巧能干,这花养的,带劲儿!”这时的奶奶连皱纹里都飘起了微笑。
其实,虽然奶奶因为年龄大不去田里干活了,但是家里的活计并不少,她做饭洗衣,养猪养鸡养鸭,照顾我们这些孩子,还经常搓麻绳编草帘子去卖,根本闲不着。可是,不管怎么累,她都要养花养草。我们问她为什么,奶奶说:“是花就比人长的好看。我看到它们精精神神儿的,自己也不觉得累了。”
那时,奶奶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和这些花花草草在一起。她倒着小脚走在花丛中,一会儿给这个摘掉枯叶,一会儿给那个浇水,偶尔还会捉出一两条令我们几个年龄小的孙女害怕的小虫子,我们顿时吓得哇哇叫着后退。
奶奶爱花就像爱自己的孩子,有时觉得她对花草比对我们这几个孙女都好,我都嫉妒这些花儿了。
有一次,晚上下大雨了,本来已经要睡着的奶奶立刻下了炕,披上衣服,快速地走到花池边,用化肥袋子把她最名贵的牡丹和几棵月季遮了起来。一边遮盖,还一边叨咕着:“ 哎呀!我的花呀,真可怜!都怪我不好,早点给你们挡上就好了。 ”奶奶嘴里说着,还伸手去抚摸那些被雨滴打弯了的花瓣,丝毫不顾及自己已经被雨淋湿了。
后来,我好奇地问:“奶奶,您为什么对这些花花草草这么好?”奶奶抚摩着我的小辫子,语重心长地说:“花草是有灵性的,你越关心它们,它们就长得越旺,开得越好看。如果你把它们搁在一旁不管不问,它们可能也开花,但是开得可就没那么好看了。”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心里却记下了这些话。
我们稍稍长大一些,爷爷曾给我们说过这样一件事,当年父亲初中毕业,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奶奶乐得就像一朵花一样,她还摘下一朵红色的月季插在发髻边,与前来道贺的乡亲们唠着家常,瘦小的身体似乎发出了光。
听到爷爷这样一说,我全明白了,原来,这些花就是奶奶的盼头,是奶奶的念想,是奶奶对于日复一日劳作的调剂,是奶奶对于脱离贫困日子的渴盼,是奶奶豁达的心态,是奶奶心存的美好,是奶奶对于生活的热爱……
我的奶奶和爷爷
#头条家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