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两会进行时。
“稳定粮食生产”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关键词”之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吉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重要指示,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率先启动建设东北平原国家级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农业现代化“十大工程”,保护性耕作面积居全国之首,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产粮大县为依托,谋划提出“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里多装吉林粮。
十年来,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跨上700亿斤、800亿斤台阶,2022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净增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全省粮食单产940.52斤/亩,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58%,在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中位列第一。
全国排名前10位产粮大县吉林省有7个(榆树、农安、公主岭、梨树、扶余、前郭、长岭),榆树始终排在全国第一,一个县的粮食总产量能够达到近70亿斤。
吉林省粮食商品率达到91.1%,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净调出省份,全国粮食能够净调出的省份只有5个。
中国吉林网通过60万米高空中的吉林一号卫星,将镜头对准了榆树、农安、公主岭、梨树、前郭、长岭、大安等吉林的“粮仓”。
对于吉林这片黑土地来说,没有什么比丰收的喜悦更加让人兴奋,没有哪一种画面能比满眼希望的绿色更让人心潮澎湃……
坐标1:榆树
在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的产粮大市榆树,粮食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市)之首。近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保持在70亿斤阶段性水平。
坐标2:农安
农安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唯一个耕地面积超过400万亩的县份和人口超百万的三个县份之一。
作为全国有名的产粮大县,农安县粮食年均产量稳定在70亿斤以上的阶段性水平,全县马铃薯、“三辣”(辣椒、朱葱、大蒜)、胡萝卜、黄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年产出能力达到150万吨。
农安县畜禽总量达到2.5亿头(只),肉类总产量达到80万吨,是中国第一牧业大县。
这里,也是吉林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一处缩影。
坐标3:公主岭
吉林,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
公主岭市,是“黄金玉米带”中的“黄金带”,素有“中国玉米之乡”的美誉。
特定的纬度、丰沛的降水、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地,生长出高品质的玉米。公主岭人对于玉米,有特殊的感情。
坐标4:梨树
梨树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之美誉。
梨树农业基础雄厚,耕地以黑土、草甸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分布最广,常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人均贡献粮食、粮食单产和粮食商品率四项指标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如今,“ 梨树模式”下的黑土地保护正在提档升级,“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如火如荼。
坐标5:前郭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县耕地面积内,主要分布有黑钙土和草甸土,土质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约占总土地面积的35.5%,碱土和沼泽土,经冲洗改良,大量种植水稻,已逐渐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县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草原占总幅员面积的28.1%,主要是草甸草原和半湿润草原,以禾本科植物羊草为主要植被群种。草质优良,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前郭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养更多优质农业品牌和产业,全面推动农业大提质,拓宽群众就业增收路,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坐标6:长岭
长岭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科尔沁草原东部,是农业和草原牧区的交错带,境内无山脉河流,地势平坦,这一切,让长岭具备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的得天独厚条件。
为保障粮食稳产丰产,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吉林省长岭县着重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引导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坐标7:大安
昔日盐碱地,今日“米粮川”。
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昔日斑白的不毛之地如今蝶变成一望无际的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