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吉他歌手排名前十(中国吉他排名第一人是谁)

苏州吉他歌手排名前十(中国吉他排名第一人是谁)插图

7月1日,太湖岸苏州文体中心内,200名嘉宾齐聚“音乐赋能城市·艺术唤醒乡土——水色·丰收项目发布会暨音乐文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会上一口气发布了十三月文化与台湾风潮跨洋联合制作《水色贰》专辑,并预告了今秋国内首个丰收音乐节,十三月创始人卢中强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国内音乐节越办越像《同一首歌》,十三月文化将打造一个不一样的音乐节。

还记得2004年《水色》的惊艳出世吗?

六届格莱美得主打造《水色2》

苏州吉他歌手排名前十(中国吉他排名第一人是谁)插图1苏州吉他歌手排名前十(中国吉他排名第一人是谁)插图2苏州吉他歌手排名前十(中国吉他排名第一人是谁)插图3

2004年,一张名为《水色》的专辑惊艳了整个乐坛,首发播放量过亿。专辑首度尝试跨界音乐手法,采用发源自三百多年前的苏州评弹,以让人惊叹的姿态融合在西方作曲里,成了让时空错置、让心情漂流的奇幻音色。“一次中国文化遗产的当代活化,是传承更是创新。”“当年首发播放量过亿,至今全网流量近4亿,苏州当地14载余音绕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全球音乐人谈及苏州的中国当代音乐标识,必谈及《水色》”……这些热搜关键词足以表达《水色》在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

14年后的夏天,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卢中强、台湾风潮音乐创始人杨锦聪,华语唱片界气质和执念相近的两家公司,一拍即合,联手打造《水色贰》专辑。本张专辑特邀六座格莱美奖得主、夏威夷当代最才华洋溢的尤克里里演奏家、制作人、滑音吉他歌手——Daniel Ho先生亲自操刀,这张国际级的跨界音乐专辑无疑将成为苏州崭新的音乐名片。

本次制作团队在苏州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深度采风,体验苏州古城、古典园林和高新区的不同城市空间和特色,感受平江河、护城河和太湖等不同形态和尺度的“水色”,同时与苏州著名的评弹表演艺术家袁小良、苏州昆剧院蔡少华院长、和苏州评弹学校的陈勇教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切磋并初步达成了音乐编辑方向。采风之余,Daniel特地在树山乡村双创中心为通安镇的小学生开设了尤克里里的大师音乐工坊,用格莱美殿堂级的授课为当地儿童打开音乐大门的同时,也揭开了苏州高新区环太湖乡村艺术家驻地计划的序幕。

这张专辑也是中国唱片总公司和十三月新乐府发起的“国乐复兴计划”中一张重要的唱片。新乐府成军4年来,成绩斐然,已与近百名先锋音乐家合作,录制31张中外音乐家合作专辑。近年来以遗产地的音乐和艺术活化为主题,与国内顶级的城乡遗产保护专业机构清华同衡和清控遗产DIBO联盟强强联合,陆续在扬州、青岛、景德镇、武汉等地开展项目实践,紧扣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现在音乐节越来越像《同一首歌》?

丰收音乐节主打“亲子”与国际接轨

苏州吉他歌手排名前十(中国吉他排名第一人是谁)插图4

除《水色贰》专辑之外,十三月文化与乡伴文创共同成立了丰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活动的彩蛋,十三月和丰狂还发布了中国首个“丰收音乐节”,90秒视频宛如一场世界音乐之旅,最后震撼亮相的丰收音乐祭主LOGO、丰狂小守IP和主题歌将音乐体验与文化对撞、大地膜拜与精神图腾、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共生的探讨,呈现在所有嘉宾的面前。这次视频中呈现的世界音乐家,他们所呈现的独特丰收音乐场景,将现场的发布气氛推向高潮。这些音乐家也是即将在苏州环太湖乡村地区所呈现的首届丰收音乐节的主要演出阵容。我们将欣赏到他们为苏州重新创作的评弹和昆曲作品。“丰收就是一次通过音乐收获生命感动的仪式,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万亩良田中接触泥土,我们要让重要的客人亲自体验秋天丰收的乐趣,我们希望世界音乐能够将独有的动听和亲情传递给每一个家庭,丰收音乐祭就是对音乐和生活充真挚热爱的家庭大party。”这也是十三月继去年在扬州举办的“新乐府”亲子音乐节之后的全新产品升级。“丰收音乐节”还将和苏州当地的绿色能源企业合作,打造中国首个“环保音乐节”。

作为一个在国内做了11年音乐节的资深音乐人,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卢中强坦言音乐节“越做越无聊了”,因为国内音乐节越来越像《同一首歌》,“一年几百个音乐节,有号召力的歌手就几十个,造成出场费水涨船高,节目就像《同一首歌》,同质化严重”。丰收音乐节主打“亲子”,卢中强表示音乐节的标准不是明星而是音乐,“丰收就是一次通过音乐收获生命感动的仪式,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万亩良田中接触泥土,我们要让重要的客人亲自体验秋天丰收的乐趣,我们希望世界音乐能够将独有的动听和亲情传递给每一个家庭,丰收音乐祭就是对音乐和生活充真挚热爱的家庭大party。”亲子音乐节也是国际音乐节的主流,孩子也可以享受户外享受音乐“没有年龄限制,抱在手上的孩子都可以来”。

以音乐赋能城市,

用艺术唤醒乡土

苏州吉他歌手排名前十(中国吉他排名第一人是谁)插图5

中国文旅市场是亿万级规模的“超级独角兽”,以短期销售为最大化盈利的传统地产模式正在暴露出种种弊端,难以实现可持续的自我生长和血液更新,产业链条无法最大化盘活,内容支撑千篇一律。“要激活就要转换思维,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清控遗产DIBO联盟副理事长林霄的发言一阵见血:“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尤其是发挥音乐之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才是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最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丰收音乐祭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活化农耕文明会成为中国文旅新的风景线,这也是未来着力打造的大IP之一。中国有很多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都有各自深存血液的精神文明,这些都会很好的成为未来音乐文旅事业的奠基石。而我们希望他更有色彩、更令人愉悦。”丰狂的CEO温婷充满信心地描述着丰收音乐节的未来。

2014年,十三月的创始人卢中强在《在路上》中写到,“背起行囊的这个剪影,旅程孤独而坚定”。现在这个理想主义者的道路,并不孤独。

“二零一八,秋实之时,丰收开帐,我们苏州太湖见!”

扬子晚报记者 张艳 编辑:张艳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