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出现新变数,俄乌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已经打了4个月的仗,却丝毫没有和谈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战场形式瞬息万变,虽然俄军掌握有一定的战场优势,但乌军也在西方援助武器的支持下经常反击俄军。
最近几日俄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仅用几天时间就已经攻占了整个利西长斯克,在攻占之前还有西方国家认为利西长斯克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马市,认为俄军会深陷于城市巷战中,可事实证明,俄军目前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巷战作战经验,乌军的城市作战已经不起作用,但就在俄军想要继续扩大战果的时候,乌军突然发动反击,对俄军基地展开突袭。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乌军在利西长斯克吃了瘪,就想在其他地方找回来,于是在前段时间的深夜,直接对俄控的梅利托波尔市发起了袭击,乌军一共发射了两次近20多枚导弹,直接轰炸了俄军的军事基地,后期乌军发出消息,证明军事基地已经被摧毁,而在这次乌军的偷袭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就是此次袭击俄军居然毫无戒备,这次乌军选择在凌晨三四点钟向俄基地发起攻击,第一次乌军发射了大约12枚火箭弹,直接将基地轰炸成废墟,如果说这一次的偷袭是俄军准备不足,仓促应对,那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过了十几分钟,乌军开始了第二次偷袭,又发射了大概8枚导弹,直接将基地完全摧毁,这明显是乌军嫌弃第一次偷袭覆盖的不全面,想要再来一次补刀,可这次俄军仍然毫无防备,几乎是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要知道就在几天之前,乌军就已经对利西长斯克地区的俄军指挥部发动了袭击,那次也是使用美国的“海马斯”火箭弹,同样是在深夜,也同样得手了。上次俄军没有注意,可这次难道还没有防备吗?已经被袭击的一次,这次又被袭击,在这种情况下,俄军还打算被偷袭多久?
更重要的是,前段时间普京宣布将在全国布置新研发的s-500防空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俄军仍然被大规模地偷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俄军根本就没有把防空系统用于前线,而是放在了其他的地方,不知道是因为防空武器的量太少,还是说不想让机密武器外漏,按照这种情况来看,俄军恐怕要被偷袭好多次了。
第二点就是乌军正在将战争扩大化,俄乌之间的冲突有外溢的风险。在最近乌军偷袭俄军的几次行动中,使用的都是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用。
早在美国支援乌国海马斯之前,美国官员就已经提出,不仅要将武器援助给乌军,更要将信息也对乌军共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并不是单纯地援助武器,有可能是已经派出了协助人员协助乌军,这明显是在直接参与战争。
越先进的武器越复杂,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被称为“火箭狙击枪”,是可以精准轰击射程内的所有目标,这样的武器是很先进的,操作也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乌军居然还能在接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活学活用了,这里面没有美军的参与都奇怪。
如果美军已经在派出人员在前线协助乌军作战,那美国就有陷入俄乌冲突的风险,俄军早就有言在先,谁敢袭击俄本土,俄方就直接对谁开战,正因为如此,援助乌国武器的国家也格外提醒乌军,不要去袭击俄本土,以免战争扩大,可美国正在介入俄乌之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那么俄乌这个地区冲突很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
第三点就是乌军已经在局部战场获得了优势,俄乌冲突未来的走向开始更加不确定。
俄乌冲突一开始的时候俄军几乎是风卷残云,可是到了今天,乌军在西方的援助下居然开始逐渐获得优势,不得不承认的是,西方提供的武器已经对前线战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乌军获得了大量的重火力武器,这对俄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且最重要的是,乌军获得的重火力武器并不是定点轰击建筑物或者反坦克那么简单,而是实打实的可以对俄军造成伤害,现在的俄军如果要派遣大规模的部队攻占一处要地,只要俄军一聚集起军队,乌军就可以利用西方的先进武器直接火力覆盖将集结的俄军全部干掉。
更重要的是,西方援助的武器射程都很远,像美国支援的“海马斯”火箭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300公里,最少也有70公里,这样一来,俄军除了使用导弹,几乎无法对前线的乌军展开有效打击,因为俄军火炮射程比较近,达不到西方国家的距离。
目前乌军掌握的这种武器比较少,只能对俄军形成局部优势,还无法在正面战场起什么作用,可一旦西方开始大规模援助乌军这种高火力的武器,那么乌军将会取得巨大的优势,短期内虽然无法扭转战局,但如果战争拖了几年时间,还是可以对俄军产生巨大的威胁,最重要的是,这些武器的机动性也很强,通过牵引车的运输,几个小时就能转移几十公里,俄军想要定点清除也是比较困难。
总得来说,现在乌军已经对俄军形成了局部优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军的实力在逐渐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俄军还是越快结束战争越好。
【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