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等单位于2017年启动乡村医生项目。项目每年举办“全国暖心乡村医生”案例征集和发布活动,以展示基层卫生工作者的风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社会关注度。今年,主办方组建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所组成的专家评审团队,从1221份案例中选拔出25位优秀代表,分别为10名“暖心乡村医生”、10名“暖心乡镇卫生院院长”和5名“青年榜样”。
翟大龙,男,汉族,1984年8月生,大名县西未庄乡中未城村乡村医生,大名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 20年前,为守护乡村群众“健康线”,让家乡早日脱离贫困走向振兴之路,翟大龙毅然放弃大城市门诊部收入优厚的工作,回到偏远乡村组建“三村联合卫生室”。行医20年来,他心系百姓,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为百余位孤寡老人减免医药费20余万元,帮助数百位失亲儿童重返校园,为孤儿院脑瘫患儿免费针灸帮其站起来行走,建起“空巢•留守老人健康流动服务站”,让农村孤寡老人们空巢不空心,翟大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乡村医生的大爱担当。
翟大龙自行医开始,就以“有钱没钱都看病,花小钱看大病,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群体”为行医理念,他把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当爹娘,带给他们儿女般的贴心照料。他还带领志愿者建起一百余家“空巢•留守老人健康流动服务站”,守护着113个村庄800余位孤寡、留守老人的健康,为孤寡老人发放了价值19.6万元的“爱心暖巢包”和“暖巢助老金”及相应的药品,让空巢老人们“空巢不空心”;7年以来,将活动中发现的100余位病情较重孤寡老人送到医院后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2021年6月“空巢•留守老人健康流动服务站”项目荣获“河北省学雷锋先进典型志愿服务创新项目”称号。
为方便偏远村庄乡亲们就医,他发起组建“好村医爱心团队”,长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孤寡、留守老人开展爱心义诊、免费送药等活动数百次,行程3000余公里,惠及100余个村庄。新冠疫情期间,他多方筹资采购消毒药品,为235个村庄81953户乡亲免费发放60.75万片消毒泡腾片,用责任与担当筑起群众健康防护网。行医20年,他为百余位孤寡老人减免医药费20余万元。
脱贫攻坚期间,翟大龙负责3个村101户(233人)建档立卡户的健康扶贫任务,他对每一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帮扶,帮助乡亲们顺利脱贫。建档立卡户李明(化名)因颈椎病无法正常工作,妻子还有精神疾患,孩子因鼻窦炎无法正常上学,四处求医。翟大龙夫妇对父子两人进行免费康复治疗,帮助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同时,翟大龙又为3个孩子提供了助学金,帮他们重返校园。在健康扶贫工作中,他还为困境中的488名失亲儿童募集到39.86万元助学金,助力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
在日常工作之余,翟大龙经常去孤儿院为脑瘫儿童做康复治疗。几年间,为脑瘫患儿治疗用去5万多支银针,帮助瘫坐轮椅的脑瘫孩子摆脱轮椅慢慢站立行走。他爱心助残事迹感动了数百万网友,获评“京津冀感动城市正能量人物”。
翟大龙的大医丹心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他也获得中国好医生、中国医师奖、全国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全国基层好医生、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河北最美医生、河北好人等殊荣。
李湛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