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本该乐,无尽伤感怎奈何。
年芳廿三青尚可,谈到别离心苦涩。
在外漂泊心所择,慈母思念意摇曳。
回乡一心为团聚,奈何团聚为离别。
今天突然看到了2013年中秋节写的打油诗,不禁感慨万分,开始回忆起了之前的生活。
大学生活是在别的城市度过的,毕业之后也自然选择了在那个城市工作。工作了大概有两年左右的样子,一次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如果你在外面累了,就回家吧,妈妈养你。后来爸爸告诉我,妈妈那次打完电话一直在哭。
爸妈就我一个闺女,我在外面呆了有五六年的时间,妈妈就想了我五六年,因为每次休假回家,妈妈都是站在门口用期盼的眼神等待着我,看到我之后就开心的笑。后来真的是忍不住了,才在打电话时劝我回家。
那年我二十三岁,正是贪玩的年龄,当时的工作也不错,可以到处出差,边玩边工作。但是听爸爸说妈妈想我想哭了之后,就再也忍不住了,选择离开了虽然有点累但自己喜欢的工作,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我的家乡是一个四线小城市,这里的工资不高,但是挺适合生活的。但是我们这里结婚比较早,过了20就可以结婚了,而我回来那年已经23了,当时在法律上已经属于晚婚了。
很巧合的是我的初恋也从外地回来了,不知怎么我们又联系上了,然后又走在了一起,自然而然的也就见了家长,准备结婚。
当时写打油诗的时候正是中秋节,刚回家也没有几个月,可是恰恰这几个月又决定了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婚姻。是的,我刚回家几个月就要准备结婚了,想着本来回家是为了陪在爸妈身边,让他们不再孤独,可是转眼自己又要离开,以后得中秋他们又得两个人度过,心里非常的难受。有感而发就写了这首打油诗。
不过现在想想我的决定是对的,如果我没有回来,可能会在外地结婚,生子,那样会离爸爸妈妈更远。而现在回到家乡,结婚后老公也在城里买了房子,离妈妈家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我们有了两个孩子,一个跟着姥姥上学,一个由奶奶照顾着,虽然俩孩子不能天天在一起。但爸爸妈妈有了老大的陪伴,不再孤独了,而自从有了两个孙子以后,孩子奶奶也像变了个人,跟老家亲戚的关系也都缓和了不少。看到一家人齐心协力为了这个家奋斗,真的感觉很幸福。
又是一年中秋,以前从来不愿意跟婆婆奶奶一起过节的婆婆,今年主动提出要回老家过节,我也是打心底里为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而开心。希望以后我们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