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夏本纪》,我想了解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夏禹。因为“大禹治水”的故事小时候就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就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这一段文字让我弄清了大禹的家族史,这是在以前历史课本里没有讲到的。
夏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不力而被代表天子帝尧巡视的舜处以流放的刑罚,后来死于流放之地。由此可见,远古时期朝廷对官员的履职监管得非常严格,一旦发现不称职或者没有作为,就要处以刑罚。禹的父亲被处以流放的刑罚,以现代眼光看,是否严厉了点儿?治水不力,可能是工作方法不当,不一定没有作为。
面对父亲被流放而后客死他乡的巨大变故,禹没有颓废、消沉,也没有想替父报仇,而是想在接过父亲治水的重担后如何去治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我认为,禹的这种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着眼大局的精神,他想的是先不考虑自己的小家,优先考虑如何完成治水大业,让黎民百姓不再遭受水患之苦。如果自己能够治水成功,不就是完成了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吗?正因有了这种精神和志向作为前进的动力,加上艰苦的实践,大禹治水才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且接受舜的禅让成为君主。
从大禹治水这件事不难看出,凡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宽阔的胸襟,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矢志不渝的精神,要有吃苦耐劳的意志。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