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骨折还疼,还造成多人死亡!这种病最近比较常见
立秋已过
天气依然炎热
许多蚊子仍然四处袭击
登革热,蚊媒传染病的“老大哥”。
最近也被很多人提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登革热疫情在全球多地发生
据央视报道,台湾台南登革热病例已超过3000例,有可能重演2015年的疫情。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据厦门日报报道,记者8月28日从厦门海关获悉,厦门海关所属机场海关近日在厦门口岸进境航班上发现今年首例登革热病例。
危地马拉卫生部当地时间8月30日指出,今年以来,该国已报告感染病例10914例,同比增长135%,其中22例死亡,该国已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状态卫生紧急情况。
据越南卫生部8月29日发布的报告,截至8月23日,越南今年累计确诊登革热病例61799例,其中死亡14例。
据哥伦比亚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27日,哥伦比亚国家卫生研究院流行病学通报显示,今年初至8月中旬,该国报告登革热病例67944例,累计死亡44例。
当地时间8月27日,洪都拉斯卫生部登革热流行病学观察员告诉当地媒体,2023年以来,该国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1540例。
夫妻双双确诊
据福建健康报9月1日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詹医生表示,上周,门诊收治了一对60多岁的夫妇。
我妻子发烧5天了,持续高烧、肌肉酸痛、腹泻、呕吐等明显胃肠道症状。药物治疗当天,四肢出现红色1-2毫米出血性丘疹,登革热抗原检测呈阳性;
我丈夫当天也感到轻微发烧,也抽血化验,结果也是阳性。
夫妻俩近期没有出国旅行。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由昆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由于它会引起剧烈疼痛,因此也被称为“断骨热”。
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动态》微信公众号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伊蚊→其他人”传播。该疾病通常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当伊蚊叮咬患有登革热或潜伏感染的人时,病毒通常需要大约8-10天在伊蚊体内繁殖,然后病毒才能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中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不发病的人(所谓潜伏感染)。伊蚊作为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在我国广泛存在,病毒一旦传入可迅速传播。
登革热有哪些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烧、三痛、三红、出疹。
高热:突然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痛;
三红:脸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性皮疹。
图片来源:广东省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登革热流行地区和流行时期
该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南非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呈以输入病例为主的本地流行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等沿海或边境地区。
登革热流行季节为夏秋两季,发病数通常从5月份开始增加,8月至10月为发病高峰。
您什么时候怀疑自己患有登革热?
如果您在过去 2 周内去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或者如果您居住和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中存在登革热,您会突然发烧(有时高达 39°C) )有以下症状一——明显疲倦、食欲不振、恶心等,常伴有剧烈头痛、眼睛周围疼痛、全身肌肉疼痛、骨关节疼痛,并可能伴有面部、颈部发红和胸部,则应考虑登革热感染的可能性。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可能患有登革热,以便尽快得到诊治,并进行防蚊隔离。以防止传播。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批准注册的登革热疫苗,也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早隔离蚊子是控制登革热最重要的措施。
因此,如果确实必须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可以在出行前做好防蚊虫叮咬的准备。如驱蚊剂、花露水、蚊香、电蚊瓶、灭蚊灯、蚊帐、高效低毒灭蚊剂等的制造。
资料图:防蚊服。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时,应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尽量选择浅色。外出时使用防蚊液等驱避剂,避免前往阴暗潮湿的地方,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选择干净、干燥的公寓,并在公寓内安装防护玻璃门窗。外出前可在房间内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即使是酒店也要注意室内防蚊。来源:中新社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动态》微信公众号、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福建健康报、中国侨网等。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