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上海颁布了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表示不再要求全面禁止“路边摊”,在各大城市出台的市容管理条例中还属于首次。新条例发布后,上海不少区域夜市地摊重现,久违的烟火气也回来了。其中最火的夜市就是前阵子襄阳北路的地摊夜市,每到周五、六、日,街边都会出现许多过来摆摊的年轻一族。
襄阳北路,是与淮海路垂直的一条约600米长的小马路;不宽阔的道路两边种植着高大的梧桐树,路边是各种风格的老建筑和精致的小店。在它穿越的“巨富长”区域,是上海人心底的“老网红”,而襄阳北路所呈现出的都市风情尤为典型。相比白天的恬淡清新,夜晚的襄阳北路化身为酒吧一条街,10余家人气酒吧夜店汇聚在这条街上,放松与狂欢是这里的主题。
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上,襄阳北路的夜市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也并不奇怪了。每到周末夜晚,全城热爱夜生活的年轻人大抵都在这儿了。有人专程前来,有人偶尔路过,有人则是将这里视作一个社交场所。关于襄阳北路的夜市地摊,手机地图上并不显示,全靠大家的心照不宣。
晚上10点开始,襄阳北路的夜市就开始出摊。摊位可能是露营的收纳箱、折叠桌、小拖车、可能是车辆的后备箱;一个个路边摊让襄阳北路的夜市也成为成年人的夜间露营现场。来摆摊的也都是年轻人,喜欢摆摊的氛围;很多摊主或许只是顺路过来体验生活,赚钱是其次。和传统印象中的摆地摊不同,这些年轻的摊主更善于营造氛围感,摆精致的地摊,所以才能吸引那么多年轻顾客。
夜市里卖酒的、卖咖啡的、卖汉堡的、卖烤肠的、卖炸串的、甚至是卖街头泡面的,价格基本都在20-30一份;对于夜市来说并不便宜,但是每个摊位前都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客人。大家或坐在摊主自带的露营椅上,或端着杯盘站在街角谈笑风生;还有深夜斗舞、即兴音乐表演,不宽阔的襄阳北路上街沿一时间挤满了人,这样的热闹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的3,4点才结束。
襄阳北路夜市确实热闹,也确实让我们期盼已久的烟火气回归了。但是这一带都是老式居民区,喧闹的夜市难免给周边居民休息造成了影响。另外,来夜市的摊主顾客素质也良莠不齐,一整晚的摆摊结束后,总有垃圾留在原地,给环卫工的工作造成了不少负担。因此,襄阳北路夜市从出现以来争议颇多,不乏居民们的投诉,出摊的位置和时间也没有真正固定下来。
我们固然期待夜市的回归,但越是这样“野蛮生长”的地摊经济,越是需要自觉地去维护环境。想要从市井寻找烟火气,首先得先征得市井的“同意”,方能长久,不然只有昙花一现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