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时间备考刚刚好的啦,时间不长也不短。
只要你是下定决心备考,掌握好方法,一定能一次上岸!
其关键点在于你是不是真心准备事考,如果你是自我励志、自我感动式的形式主义学习,那你从建国开始都未必来得及。
所以,在备考期间切忌有以下问题:
还有二十多天,现在准备来得及吗?
还有不到半个月,现在准备可以吗?
还有一个星期了,我努努力行吗?
明天就要考试了,怎么办,在线等!
呵,那你倒是学啊。
与其在这里纠结来得及与否,还不如先行动起来。
在备考时要注意下面这些点,绝对能帮你捋清事业单位考试的思路:
一:盲目跟风别人的经验
不管是某乎上面还是小红薯上面,都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经验贴,有十几天就能成功上岸的;也有每天复习十几个小时也上不了岸的。。。
内容各式各样,你在看别人所分享的经验时,常常会有一种这说的不就是我嘛这种念头,然后就会按照博主所分享的经验照搬,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我也不是说一点也不能借鉴别人的经验,只是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再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例如可以看和你考相同科目的别人分享的经验贴,多问问自己身边上岸的朋友,你就能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样的了。
再者说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效率都不一样,适用你的不一定适用他,适用他的不一定适用你,包括我这篇也是。
我只是把我备考适合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可以用我推荐的资料,但是经验方法什么的一定要取长补短。
也就是你觉得我里面有适合你的,你就用,不适合你的就不用,不用死磕一个人的经验文。
如果你不确定适不适合你自身的学习,那就尽可能的准备充分些,当然是越充分越好。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别轻易相信那些能几天就能上岸的人,这个不是不可能,只是对觉得多数人可能不适用。
对于所考的内容,该怎么样复习,这些人的经验一定有可取之处的,尤其是常考内容,一个人的方法可能有所偏颇,但十个人都这样做的,那你采用这种方法复习问题应该不大。
二:事业单位考试切勿随大流
很多人在备考的时候对于事考的教材和网课,基本上都是见一个爱一个,别人推荐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但一定是有可取之处的。
比如我当时备考时用的是粉笔公共基础知识教材和徐哲公基速学课。
我推荐的备考资料当然是自己用过的觉得不错的,才会推荐给大家,不管你是第一次备考还是第N次,直接按照我的资料去用,保证没问题。
况且想要在短期内将公基拿下的,听徐哲就行了,就算你之前从没接触过公基,直接去听也能听明白。
我是把时间固定在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间段去学习,徐哲在讲知识点的时候,是结合历年真题来讲的,会把所涉及到的内容都给我讲明白,在课上紧跟老师的思路去学习。
在学的同时我不仅能把所讲的内容理解了,还能知道在题中会怎么出现,可谓是一举两得,而且在课下我也不用再花费额外的时间去背。
在听老师讲课的同时,我还会将他在课上强调的知识点,都记在教材上面,这样在最后进行总复习的时候,就不用来回翻找了。
每节课结束后他还用思维导图帮我整理公基里常考的知识点,很多内容经过他这么一整理,整个知识体系就清楚多了,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就将徐哲听完了,他所强调的重点内容我在课上就掌握了80%,省了我不少时间。
不仅网课适合小白,教材和题库也很适合,像我用的粉笔公共基础知识教材和中公专项训练6000题, 我感觉就是为小白量身打造的。
我一直都觉得粉笔家走的是基础小白路线,这本教材里面关于公基的介绍是非常全面的,像法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具体的知识点都有。
当时看完这本书就对公基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每部分都有详细的内容介绍,关键是讲的也细致好懂,我在看书的过程中会将自己不懂的点圈起来,有些很简单的内容在看教材的适合基本就都能理解。
除了看书之外,日常也得多积累。平时看新闻或者手机,看到可能相关的地方,我都会赶紧拿手机记下来,等后面再整理到一起,当做是补充知识
但是我用的题库是中公家的,因为我看上它“专项”二字了。是按照知识点的内容划分的,我不管是在听课还是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只要发现自己哪点掌握的不够熟练,都会用中公这套题库去练习。
它的量是很大的,足够刷题锻炼应用自己前面学的知识点和技巧。这个时候我也没有刻意控制时间,按照正常自己做题的感觉去练,主要目的就是巩固知识点,熟悉公基做题的感觉。
在练题阶段,最基本的就是不能粗心大意,每道题都得认真看、认真做,做完要及时检查测评,对照答案修改完接着等晚上整理笔记,这样才是最有效的。
做题修改是很繁琐,但是一定要持续不间断,做题完直接修改整理,笔记弄好再接着练,直到自己掌握住为止。
三:事业单位高分方法分享
1.各部分紧密联系
公基包含的部分很多,其中很多看起来没啥关系,但其实都有很大的内在关联,比如经济和政治,经济和政治等等,将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时间或共同点连接起来,再去背的时候就会好很多。
在备考的过程中,其实不需要把每个部分完全分开完全独立地学,适当的串联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当时白天复习在看法律,晚上就可以把刚学的历史再过一遍,巩固的同时还能换换脑子。
2.尽可能地多刷题
公基一定要多刷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只有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我会不断通过题目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记忆。
刷题过程中要注意在做的时候,屏蔽外界的一切干扰,包括答案的诱惑。
只有自己单独去做题,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做完题后要及时对答案,纠错不是答案改过就行,真正把这个知识点重新续回来,学会才是关键点。
3.多管齐下加深记忆
公基是知识性的考察,关键就是准确掌握知识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也得用不用的方法去学。
简单的比如说政治部分,不同类型的也得区分开。
像宪法知识就属于需要识记的,我会用口诀、表格、知识框架等,想办法记得更容易点。
而马哲知识需要理解,就得多注重刷题时的题目和案例,徐哲就会用很生活的化的例子来帮我理解掌握。
举几个我自己常用的方法:
(1)历史模块常用比较记忆法
历史还是比较多和碎的,上学时老师也经常用比较的方法帮我们去记,现在依然可以用这个分方法,其中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两种方式。
横向比较:在同一个时间维度,对比不同地方的人文历史。
纵向比较: 同一个主题或同一个知识点,根据时间的变化进行对比。比如土地改革,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土地问题相关的政策,将整个主题连贯记忆。
(2)生活相关多用联想记忆法
只要是与生活相关的,自己能接触到的知识点,其实都可以用联想记忆法。
再比如历史,有些名人名言或者重大事件,可以根据自己看过的历史电视剧通过场景再现记忆。
而政治、科技或法律类的知识点,可以借助看到的相关时政热点、社会事件理解记忆,遇到问题也能快速对比理解。
四:备考公基不可投机取巧
公基并不是简单的刷题或者背就可以,必须得能理解、记得牢,知识学的足够全面,才能保证拿高分,所以千万不能懈怠。
如果有那种公基简单背背就可以的想法,直接给我扼杀在摇篮里,既然想得高分,就得有觉悟。
公基知识范围是比较大,而且各种问题都有,但其实常考的范围还是比较小的。
一方面是要通过多做往年真题总结规律,另一方面徐哲必须边听边总结,把老师对公基重点的讲解都记下来,然后再去做题再对比,这样两遍下来,要考的重点的知识点也就能掌握住了。
刷题其实是一个很有满足感的事,我第一次用真题做模拟测试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还觉得自己刷了那么多题,成绩怎么还不如人意。
但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假努力,一直去刷题,反而忽视了对题目本身的理解和思考,只是沉浸在自己一天刷几百道题的努力感中。
在考试中凡是考的成绩不如自己平时的,其实都是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努力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拿高分的程度。
所以不管是看书、听课还是刷题,真正的努力是动脑,不是动手。
只要能把大脑充分开发,保持备考热情,理清公基脉络,公基考试绝对是没问题的。
关于公基就是这些方法,祝各位都能有个好成绩,加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