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首次太空跨年(航天员王亚平)

“今天我们在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迎来了新年第一缕阳光,这也是我们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在2022年1月1日举行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王亚平分享了在空间站迎接新年的感受。在新年第一天,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地对话”,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子展开互动交流。

航天员首次太空跨年(航天员王亚平)插图

在谈到载人航天精神时,翟志刚介绍,在航天员大队的门楣上有八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同时,他也表示,本次飞行任务中最具挑战性的是长达6个月的在轨驻留,要感谢工程全线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全方位保障,让三人在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感觉良好”。

“任何时候,我们都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叶光富在回答澳门学子的提问时表示,乘组三人是非常团结、高度信任的战斗集体,同时,在地面上也有成千上万的航天人全天候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在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跨越天宇,为我们送来温暖和力量。

王亚平则向青年学生们分享了两次太空授课的亲身感受,“教室”更加宽敞大气、授课内容更丰富有趣、直播画面更加清晰流畅,这都折射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而更让她欣慰的是,八年前太空授课种下的梦想种子正在开花结果,当时坐在教室里聆听太空授课的孩子们,现在有的已经成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员,正在岗位上与航天员一起并肩战斗。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成为点燃梦想的平台,“我也希望能永远做孩子们心中的太空老师。”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乘组三人将在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共规划6次飞行任务,包括两次空间站舱段问天、梦天的发射任务,以及两艘货运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预计到2022年年底,中国空间站将完成三舱组合体建造,对空间站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后,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王亚平在分享中表示,2022年注定将成为中国航天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年,在祖国和人民的托举下,千千万万的航天人将共同携手打赢空间站建造的决胜之战。探索太空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的脚步必将会迈得更稳、更远,奋斗的舞台也必将会越来越大。“作为这项伟大事业的传承者,我很高兴自己能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跑好自己的这一棒,在新的一年交出满意的答卷。”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