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而不实,博眼球能力一流”,
“把饭菜质量搞好,卫生抓好比什么都强”
“整天搞这些歪门邪道,一锤子买卖”
我曾经也和大家一样,很反感网红店,甚至听到网红店这三个字就莫名其妙的反感,
我甚至都没有亲自进去过,就产生了对这三个字的排斥,我不知道是什么影响的我,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认知,
我以为大家都和我一样,直到我亲眼看到很多少男少女们都是这类网红店的拥趸。
我决定试着用客观的心态去研究一下,网红店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
研究后,我发现,网红店看着卖的是餐饮,实际上人家卖的是内容。
.........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在我们的印象里,餐厅就是卖饭菜的,咖啡馆就是卖咖啡的,
为什么很多网红店的饭菜明明很一般,为什么它就红了呢,
不应该学而优则仕,谁的菜品好吃谁火吗? 这条逻辑怎么不对了?
我研究了大量的网红店发现,人家卖的根本不是菜品,而是产品, 是内容,是家门口的旅游景点,
按照这个逻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有很多人去网红店,
因为人家的需求不只是吃饱的生理需求,而是满足了拍照,晒朋友圈,表达自我,舒缓身心等一系列的社交需求和心里需求。
现实生活中,压力满满,简单枯燥,
突然有那么个地方,或温馨,或怀旧,可拍照,可体验,
让我们暂时忘却“苟且”,释放压力,舒缓心灵,
有精明的商人注意到了这点,
把内容产品搬到店里来,
你可以在店里穿越回小时候,体验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和美食,
有的店让你穿越到香榭丽舍大街的咖啡馆,体验午后的琴音,
有的店可以让你表达自我,贴满了直刺人心的标语,让我们觉得认同,
如一家主打年轻人的烧烤店,墙上贴满了:年轻就该“燃”起来,
年轻就该无所畏惧,理直气壮,眼里有光,
年轻就是热烈的,赤诚的,莽撞的,年轻就该胸怀热情的奔赴这人间山河.....
这就是很典型的《情感认同型店铺》,
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我也不知道准不准确,
就是通过文字,图片,环境帮消费者表达某种情绪,
可能是孤独,可能是个性,都可以,
此外,还有如日本的一兰拉面,主打的就是社恐,同样红的发紫。
还有如鲜花餐厅,猫咖咖啡馆等,都是切中了一部分人的痛点,
喝着咖啡撸着猫,享受着午后的阳光,这氛围不拍照合适吗? 小仙女自己就发朋友圈了。
消费者在意的永远只有一样东西,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那就是价值,
这个价值可以是便宜实惠的饭菜,也可以是新奇美好的体验。
还记得小时候爸妈常说我的那句话,游戏这东西不当吃不当喝的,咋这入迷呢,因为它提供的是吃喝之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