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商丘火车站乘车,实在受不了火车站候车室的闷热,将视频发至网络,引发网友热议,商丘火车站官方回应:今年有改造计划。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这个商丘人汗颜。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商丘火车站20年前就是这个样子了。二十年前高考我报考提前批,坐火车道郑州体检,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当时的商丘火车站和现在没啥区别,体验极差。
二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经济、社会都在飞速发展,为啥商丘火车站还在原地踏步?
一、曾经的全国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商丘火车站。
二十年前,商丘是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点,两大南北、东西大通道把商丘的铁路交通地位定格在极其重要位置。周围山东菏泽、周口也都选择在商丘乘车,商丘成为上千万人乘车的必选之地。但是,当时的商丘根本没有应该有的地位和待遇。比如,商丘站几十年一直没有改造,只有东西两个候车室,一直处于拥挤状态,各种条件体验极差。
同时,作为京九铁路的重要站点,商丘南站在上世纪90年代建设初期,还是比较先进的,但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落后了,同时,停靠的车次也少了。邻近的安徽阜阳站完成了“50年先进、100年不落后”的改造,而商丘南站成了“鸡肋”。
商丘南站
二、错失重要的发展时机。
在郑徐客运专线开修之际,商丘火车站迎来了最佳的升级改造机会。但是,郑州铁路局毕竟不是当年的财大气粗,商丘的经济实力也只是中部省份普通的存在。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投建高大、豪华、气派的高铁火车站之际,商丘火车站选择一个奇葩的、尴尬的、让人费解的改造方案。
“南北不通透”
结果是南广场还是陇海线乘车专用,也不用翻建,所以候车室还是那个闷热的候车室。北广场是高铁专用,并且南北两个广场不通行。于是很多人都会迷茫,在哪里坐车?
还是几十年前的“混搭雨棚”
同时,火车站站台仍然是选择了遮阳伞式的混搭,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难道商丘火车站就配不上一个连体式的大雨棚?
商丘目前的境地很尴尬:重要高铁线路不断规划,商丘米字形高铁枢纽基本形成,但是硬件条件跟不上,东拼西凑,一点都不大气。主要原因是缺钱,同时,是铁路局和河南省的各级领导格局打不开。商丘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为啥能不提高一下待遇?
米字形高铁枢纽
三、请把格局打开。
发展时机转瞬即逝,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商丘以前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已经错失了很多发展机遇。每逢在外地遇到商丘的老乡,都有一种恨其不争的心态。全国的城市都在原飞快的进步,为何商丘还在原地踏步?
原因很简单,格局打不开。领导干部都是从本地、本省直接提拔,视野也就只能局限于一个区域,观念缺乏源头活水。长此以往,几任领导干下去,几十年不可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