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是谁提出的)

在古代,刑不上大夫,是一种默认的潜规则,即使双方斗得再狠,也不能伤其性命,毕竟都是体面人,然而,作为嘉靖一朝的内阁首辅,夏言大人,居然被推到菜市口砍了头,成为明朝唯一被砍头的内阁首辅,由此可见,嘉靖时期的内阁,斗争之残酷,竞争之激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历史上的夏言,是一位相当有战略眼光,也很有理想抱负的一个人。

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是谁提出的)插图

当时,嘉靖帝朱厚熜刚登基,他便上奏折:建议嘉靖皇帝,改革内阁制度,将朝廷权力抓在自己手中。

这份奏折,一下子击中了嘉靖帝的痛点,刚刚从藩王转正为皇帝,嘉靖最缺乏的就是实权,夏言的奏折就像给瞌睡虫送枕头,来的那么及时。嘉靖记住了他,当即给他派了一个重要任务,裁撤明武宗驾崩后留下的亲兵宠臣。通过打击前任老板,来巩固现任老板的权威。

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这帮骄兵悍将,连老首辅,杨廷和亲自来裁,都裁不动。

夏言却轻松接招,上来就把他们的丑事查清楚,各个软硬兼施。这硬骨头啃下来,前后精简掉十四万人,长期被财政重负所压的大明朝,终于长舒一口气。

松完这口气的嘉靖帝,紧接着,又给夏言扔来一个大难题:清理皇庄。

皇庄,顾名思义,就是皇亲国戚的田庄,明朝的皇室大肆侵占土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没人惹得起,连嘉靖帝本人也忌惮。虽说嘉靖派出夏言去查勘皇庄,也只是迫于舆论压力先应付下,办不办再说。

但夏言却拿着鸡毛当令箭,强烈呼吁,要以最强硬措施把这群皇亲国戚的土地统统收回。这下,许多皇亲国戚们纷纷表示要给夏言点颜色看看,没想到夏言更凶,先揪住其中的死硬分子——建昌侯,张延龄。

这位明武宗的亲娘舅,这次真倒了血霉,被夏言咬住猛打,从小到大的丑事都揪出来,吓得门都不敢出。清理行动立刻一马平川:总共清出庄田二十万九百顷,被公认为张居正变法之前,大明成果最显赫的土地清理行动。

这次行动,直接给大明朝开源输血。嘉靖年间头二十年的经济繁荣,就是这次大整顿打好的基础。

这么强的工作能力,这么刚直不阿的夏言,一下子成为嘉靖时期的大明星。但令人奇怪的是:夏言的职位却升不上去,没人愿意提拔他。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此时的夏言确实是一位能臣,但对于嘉靖皇帝来说,他更需要的,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忠臣。

你夏言想要再进一步,那就把忠心拿出来,给朕瞧瞧吧。

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是谁提出的)插图1

原来,此时的嘉靖,正在发动大礼议之争。

大礼议之争,始于嘉靖要给父亲加封号“兴献皇帝”,而以内阁首辅杨廷和,则认为他应该称亲生父亲为“皇叔父”,而尊孝宗为“皇考”,这是明摆着让嘉靖改称孝宗为父亲,而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叔,所以他誓死不从。

但是嘉靖还年轻,对古礼了解不多,总是争辩不过朝臣们。

在嘉靖皇帝最困难的时候,夏言站了出来,坚定的支持嘉靖皇帝。

这份投名状交上去,果然见效,夏言的升迁之路,一下子顺畅了起来。

事实证明,会拍马屁,确实比会做事强,尝到仕途甜头的夏言,趁热打铁,他知道嘉靖帝喜欢青词,便投其所好。

经常连夜写青词,送给嘉靖皇帝炼丹修道。

不得不说,夏言的文采是真的棒,篇篇行云流水般经典,读来酣畅淋漓,一下子抓住了嘉靖帝的心。

那段时期,嘉靖对夏言宠得不行,国家大事上,基本对夏言言听计从,还常给特殊待遇。特别是就任首辅后,夏言自认为这些年劳苦功高,竟得寸进尺,要求加上柱国封号。

这件事有多过分?后来权倾朝野的张居正,也是过世后才追认了这荣耀。嘉靖帝这时,却大气的一挥手,加!

如此恩宠,如此荣耀的夏言,怎么会走上菜市口呢?

这跟夏言嚣张的性格有关系,手中权力渐大后,夏言逐渐忘我了,据史料记载,在任内阁首辅期间,他家的房子屡次翻修,平日里的粗茶淡饭换成了锦衣玉食,举手投足间尽是富贵逼人。有大臣到夏言家作客,发现首辅大人的生活品味,明显不是他工资所能承受的。

也就是说,反贪先锋夏言大人,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嫌疑。

此外,夏言的性格还变得更加孤傲,以前那个团结同事的夏言不见了,变为了高高在上的首辅。夏阁老,架子极大,待人接物傲慢无比,时人都说:不见夏言,不知相尊。

当然,这些事都逃不过嘉靖的耳目,他可以忍受夏言的一些特权,首辅贪点黑点都不算大事,只要你能干活。

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是谁提出的)插图2

可夏言越界了,他不再听话了,这也意味着俩人的热恋期即将结束,按说,以夏言的地位,就算恩宠不在,平安退休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会成为明朝唯一被砍头的内阁首辅呢?

因为,整治他的人,是明朝著名的大奸臣严嵩。

好了,关于夏言之死,我们下期接着讲。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