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争荣秀,拔节正当时。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深化实验二小“主任务”课堂特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3月18日—3月29日,我校开展了2024年春期“优课堂 促双减”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语文、数学、综合三大学科分别展开,共22位青年教师参赛。学校蒲国锋校长,戴向东副校长,樊竞副校长,区教师发展中心部分教研员参与了听课和指导,来自凤城一小、晏家实验小学、江南九年制等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蒲国锋校长、戴向东副校长参加活动
区教师发展中心部分教研员参加活动
语文篇:春风化“语” 润物无声
三年级向秋谕老师执教三年级《花钟》一课,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课堂上,老师创设穿越花海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语文要素,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朗读形式多样,在朗读中领悟拟人和变化的手法。课堂真实灵动,学生学有所获。
三年级邓雪老师执教《火烧云》,围绕单元教学任务,创设单元学习情境,在“探秘天空说奇妙,清楚表达我能行”主题学习活动中,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秘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密码。教师落实素养有方法,学生学习有生长。
一年级冉雪婷老师执教的《夜色》,创设带学生夜游的情境,构建三个学习活动:认识胆小鬼、唤醒小勇士、探索夜色美。在语言表达上,从“很小很小”引出“很_很_”来进行说话练习,结合图片打开语言思维;对“一……就……”的说话训练,结合孩子生活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诗歌,让孩子感受“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
一年级肖敏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以“制作动物名片”为任务驱动,设计识字课教学学习活动,指导读好儿歌,从读正确,到读出节奏,再到多种形式趣读儿歌,朗读充分有层次。教师重点指导形声字规律,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主动用象形字识字,组词识字,生活中识字等方法,学生参与度高。这是一堂生动、有趣且有效的识字教学课。
一年级付婷老师执教的《我多想去看看》,整堂课创设大情境“我们去旅游”,以“我要去北京”、“我要去新疆”、“我们的愿望”三个活动为主线,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重识字和课文的联系,用多种方法识字,在识字写字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文化自信,以文化人。
三年级沈小宇老师的《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别出心裁,采取辩论会方式推进教学。围绕辩论储备要求去勾画词语,整理句子,积累词汇,运用词汇梳理文章脉络;师生合作读,观点进入孩子心里;辩论让孩子运用积累词语,联系生活表达观点;最后用克雷洛夫的一生来揭示寓意,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数学篇:数说文化 感之魅力
一年级冉晓霞老师执教的《分类与整理》,以数学文化活动情境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冉老师首先让学生对凌乱的图形卡片进行分类,学生在观察对比、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过程中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之后又让学生对活动中的人物和活动后的垃圾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多次分一分的活动体验中,感悟分类整理的好处,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五年级雷微琴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封密码信》,通过破解密码信、制作解码表、撰写密码信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创作、在创作中运用。整节课都充满了浓浓的探究气息,特别是在制作解码表这环节,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直击数学本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年级夏忠莉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是《24点大挑战》,这节课通过结合数学游戏与文化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文化素养。课程设计由易到难,从2张牌到4张牌的24点游戏,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通过小组PK和班级争霸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技巧,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最后通过视频讲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他们深入了解24点背后的数学文化。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年级项鑫杨带来的《玩玩一笔画》,既有趣味也有深度。项老师首先让学生理解一笔画以及奇点和偶点的意思,再让学生通过多个图形探索“奇点数和偶点数”与“能否一笔画”的关系,并找到各种情况下“怎样才能一笔画”的方法,最后将“一笔画”应用在生活中解决问题,顺势引出18世纪数学家欧拉解决“七桥问题”的故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还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热爱,建立了学习自信心。
一年级王渝舟老师执教的《探索规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佩奇生日party”需要装饰房间、制作卡片等情境将整节课串联。首先,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感悟规律的存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会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之后,王教师又带领学生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虽然规律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最后,学生自由设计有规律的现象,让学生体会规律带来的美。
唐正勇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一课,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深化了对人民币的认识,通过买一买的活动,让学生将学习经验转化为生活的经验,课堂展示精彩纷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唐老师两次利用微课介绍了人民币中丰富的信息,在探寻文化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
综合篇:素养导向 各美其美
王丹老师执教三年级《别致的小花》是结合我校的轻黏土特色项目开发的一堂美术手工制作课。她用直观教具、图片呈现、视频观看、操作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花瓶的“造型、色彩、装饰”三个方面去自主发现和欣赏各种花瓶的美,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并运用“揉、压、搓、盘、捏”等方法进行实践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刘洪岑老师执教五年级舞蹈课《牧童之歌》通过教师示范蒙古舞“耸肩”“硬肩”“提压腕”等基本舞蹈动作,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验自己创编“吹”“骑马扬鞭”“唱歌”等动作并选择合适的动作加入,使舞蹈动作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学生在锻炼身体体态和身体协调性的同时,能学会运用肢体表达情感、传达思想,让学生领略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的情感。
刘璐老师执教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材《小雨沙沙沙》创设充满童真、童趣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感知、体验音乐生动描绘的春雨沙沙的声音,在理解中学习节奏、旋律,配合柯尔文手势、肢体动作、小乐器等开展练习、表演和创编活动,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谭天娇老师执教三年级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由易到难,从单一的运球到对抗运球,再到篮球比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主动参与中体会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了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结构,掌握用手指按压球的后上方的动作要领,熟练地进行行进间运球,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真正的做到了学会、勤练、常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机智果敢、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许瑞珑老师执教三年级体育《快速跑》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既激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又提高了跑步教学的效果,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了学生的运动技能。
赵紫珺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课以“白雪公主”童话剧开课,整堂课以白雪公主吃苹果生病,一起寻找病因,再到恢复健康为故事主线,以任务驱动,牢牢吸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层层递进地学习了饮品单词water,juice,tea,milk及句型,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词汇和句型,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巧妙地渗透了中国茶文化,培育学生文化意识,让学生辨别饮品的好坏,传递健康知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李春香老师执教五年级科学课《洋葱表皮细胞的秘密》以探究的思路布设教学环节,以“洋葱表皮有着怎样的细胞结构”引出探究内容。之后通过教师演示制作洋葱表皮的玻片,学生观看总结,学习制作过程,再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并将观察到的秘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里,体会一次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最后在交流活动中认识洋葱表皮的结构是由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格子”组成的,认识细胞的结构。
陈芋宇老师执教五年级信息科技《有趣的正多边形》,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数学概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非常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激励学生实践探究。教师以自身模拟画笔的行进,将正多边形的旋转路径由抽象空间想象转换为直观视觉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指定方向,完成执行脚本方式生动有趣,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正多边形的奇妙世界中。
王金晶老师执教二年级体育《单手投掷轻物》以新课标为依据,以“炮兵训练营作”为情景导入,设计层次分明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创,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在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陈洁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My Favourite Season》通过中国诗词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与四季的英语名称链接,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中感知、领会和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联系学生自己对于四季的感受及日常生活,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与运用,在“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活动中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
行者奋斗方致远,杏坛启航路正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长寿实验二小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学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始终一如既往秉持教育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不断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和学校共同成长。以赛促研习课标,以研促教铸基能,以教提质促发展。二小人一直秉持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教育追求,努力追寻教育教学的诗和远方。
通讯员︱吴雄鹰 柳君 雷微琴
责任编辑︱安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