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均为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其中包括了38家农牧企业,如牧原、温氏、东瑞、天康、正大等,它们都跻身了国家首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的行列。
这些企业的加入标志着中国农业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不过,这个决定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实上,它是在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甄选后才最终确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决定背后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早在2022年的一份通知中,农业农村部就曾提出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到“十四五”末,全国将创建大约300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旨在打造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典型案例,并促进“三品一标”协同发展。
这项计划明确了示范基地的创建模式,即采取“基地单位+技术单位+主管单位”的联合创建模式,由基地单位牵头申报。基地单位可以是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等;技术单位需要具备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能力;主管单位则是基地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此外,示范基地的规模也有明确要求,种植面积不低于5000亩,畜禽养殖数量不低于5万头猪当量,水产养殖面积不低于3000亩。
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响应这一计划,展开了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这包括了县市层面的审核、省级的推荐,以及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创建方案的深入论证。最终,在8月23日,《公布通知》发布,确认了第一批178个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
这些示范基地将在多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升按标生产能力、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效益等方面,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地的分布也颇具特色。青海省成为上榜企业最多的省份,有4家企业成功入选;其次是广东和河南,各有三家企业跻身其中。此外,辽宁、浙江、江西、海南、四川、甘肃、新疆也各有2家企业加入示范基地的行列。
不仅如此,这些基地涵盖了多个产品类别,包括畜禽产品、水产品、粮油、蔬菜、水果等五大类产品。具体来看,在畜禽产品类别中,有38家畜禽养殖类农牧企业入围,其中包括了知名企业如牧原、温氏、正大、圣农、东瑞、天康、壹号蛋鸡、立华牧业等。
而生猪养殖类企业分布在广东、广西、山西、湖北、四川等9个省,家禽养殖类企业则分布在广东、辽宁、浙江、福建、江西等10个省,而牛羊类养殖企业则分布在内蒙古、吉林、山东、江西、甘肃、青海等10个省份。此外,还有一家肉鸽养殖企业位于河南省。
这一消息的公布,标志着中国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示范基地将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典范,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推动按标生产、强化质量控制、培育绿色优质产品,它们将为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值得期待的是,这一决定将在未来为中国的农业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为农民增收、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通过这一计划,中国的农业将不断迈向更高的
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产品的优质、绿色、可持续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一批示范基地的入选不仅对农业产业有所推动,也对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示范基地的创建将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链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同时,示范基地的成立也将有力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作为现代农业的典范,这些基地将不断引入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科研机构和技术单位将在示范基地的支持下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为中国农业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此外,示范基地的创建也将对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建立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示范基地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信赖的农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的信心,还将为中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国际竞争力。
总之,这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创建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