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T国际传媒的全球顶尖饲料企业榜单数据库显示,2021年,全球有144家动物饲料生产商的复合饲料产量达到或超过了100万吨。
这些顶尖企业2021年一共生产了5.2304亿吨复合饲料,占2021年全球饲料总产量的42%,而奥特奇(Alltech)的《2022年全球饲料调查》估计,全球饲料总产量为12.35亿吨。
从区域来看,上榜的许多企业总部设在亚洲(55家)、欧洲(32家)和北美洲(30家),其次是南美洲(12家)、中东(9家)、非洲(3家)、大洋洲(2家)以及中美洲(1家)。
从国家来看,名列榜单的144家饲料制造商总部设在中国(32家)和美国(27家)的企业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次是巴西(8家)、日本(6家)、德国(5家),总部设在法国、荷兰、土耳其、韩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的企业均有4家,总部设在其他25个国家的企业合计为42家。
01
前十强排名调整
全球顶尖饲料企业榜单榜单最大的变化为前十大饲料生产商的排名位次调整。中国的新希望集团首次超过泰国的正大集团,跃居全球第一。而中国的海大集团则从2020年的第6位跃升至第3位。
02
全球顶尖饲料企业榜单
注:新上榜的公司使用黄色高亮标出
顶尖饲料公司报告主要内容为在2021年生产超过100万吨饲料的144家复合饲料生产商。
03
上半年我国畜牧产品进口量549.8万吨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 我国畜产品进口量549.8万吨,同比增长3.9%;进口额200.3亿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鲜冷冻猪肉进口80.8万吨,同比增长18.7%;进口额19.5亿美元,同比增长42.7%。禽肉进口30.4万吨,同比增长15.7%;进口额7.3亿美元,同比增长29.3%。猪肉进口量增长的同时,国内猪企情况不容乐观。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58万头,母猪产能达到满负荷运营,牧原5月能繁母猪存栏已经创年内新高,达298万头。
此外,据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数据,生猪养殖全行业亏损已持续数月,今年6月,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价格跌至14元/公斤左右,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超过20家上市猪企的短期借款已经超过1000亿元。在生猪供应充足、猪价持续走低的情形下,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仍然居高不下。事实上,从数据来看,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在年消费量中的占比保持着同期平均水平。中国是全球养猪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近8年来,全国每年消耗猪肉体量高达5500万吨,国内猪肉进口量维持在110-200万吨左右,进口猪肉仅占全年消费量的2%-3.6%。
随着伏天正式到来,酷暑炎热持续,中国生猪育禽类养殖业需要留意疫病风险的提升。部分地区疑似“小非”现象增多,猪场热应激的风险较大,养殖端看涨情绪偏弱,出栏积极性较高,市场缺乏压栏增重的积极性。此外,部分禽苗进入夏季产蛋淡季,个体产蛋量将继续小幅下降,且继续处于低位,种蛋月度产供总量环比将止增转下降,禽肉价格或将总体偏弱,期间止跌回涨的几率将适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