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的结果已经公布,在调查中有一项最引起大家的关注,那就是人口的数量以及人口的性别比例。在数据中心可以看到,第七次的人口普查中男女比例为105.07,相较于之前的第六次下降了0.08个百分点,但是仍然属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范围内。
另外,也可以从统计结果中发现有这样几个省份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严重,首先是广州,超过了平均值6%还要多,其次是浙江、西藏还有云南等。
所以,不少网友都认为,虽然我国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观念的改变确实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根植于很多父母的心目当中。都说生男生女都一样,而且这个口号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广为流传,但是仍然有很多爸爸妈妈都有传统的性别观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现象吧!
都2021年了,还有人重男轻女?
不少网友都评论,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重男轻女呢?不少网友也开始开玩笑,甚至编了家里没有皇位要传要什么男孩的段子。但是从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中可以看到,重男轻女的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在部分省市区仍然存在。那为什么重男轻女的观念会如此的根深蒂固呢?
其实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受到的儒家传统文化最为深刻,在汉朝时期,儒学大师将儒家文化定义为统治阶层的指导思想,并且列出了三纲五常的教条,认为夫为妻纲,也就暗示着男性的地位要高于女性,不仅是在公共领域,在家庭领域也是如此。这种传统思想观念延续至今,自然会有很多爸爸妈妈都认为男孩相对于女孩来说更讨喜。
除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观念的形成还与我们传统的农业社会有关。大家都知道,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的体力可能更加好,更适应于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这时候,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要求,在加上农业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农忙,自然应该多储备劳动力。在这种经济方式的影响下,父母自然也会认为男孩比女孩好,希望多生男孩的观念也会形成。
最后就是养儿防老的思想和传宗接代的思想在作祟。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儿子才是财产和资源的代际传递者,家族的财产都是由儿子进行合法的继承。另外,养儿防老也在影响爸爸妈妈的生育行为,因为女儿要嫁人,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别人家的人,没有办法进行养老,所以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都根深蒂固。
“重男轻女”陋习下的伤害
重男轻女的观念大家千万不能小看,因为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仅对女孩的成长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家中的男孩。相信大家都看过《都挺好》,这是一部姚晨主演的家庭伦理剧,在这部电视剧中,苏明玉虽然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是依旧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反而是作为家庭中的寄生虫的老二,备受爸爸妈妈的喜爱,抢夺了本属于苏明玉的很多资源。
作为家里最不喜欢的女孩,苏明玉从小就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原生家庭也成为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最后和原生家庭和解,但是对她的人格发展也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对于最受宠的苏明成来说,养成了好吃懒做和啃老的习惯,这也同样不利于他未来的成长,也正是由于这种性格使得婚姻和家庭的不幸发身在了自己的身上。
除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重男轻女的观念还会引起很多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还记得前几年有在广东出现了很多丑闻,是关于人工选择胎儿性别。某医院为了谋取高额的利润,不惜违背伦理道德,帮助父母人工选择胎儿的性别。这种经过人工筛选之后生下的婴儿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对于那些被筛选掉的婴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降临在这个世界的机会。这种违背伦理道德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落后观念在作祟。其实,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总之重男轻女的观念是落后的,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这种落后的观念应该被抛弃。
孩子是带着爱来的,生男生女都一样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带着爱降临的。所以,无论是男孩也好,还是女孩也好,他们都有权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有权利降临这个世界。在如今的脑力社会中,不像农业社会需要对劳动力有很高的体力要求。并且最新的研究发现男女其实生理上的差异并不大,而且更多的是互补的。在如今的社会,女孩子同样能顶半边天。所以,女孩并不会在社会中面临弱势地位。
另外,相对于男孩来说,女孩更加细心和认真。都说女孩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其实这话并没有错。虽然也有一些人重男轻女,不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到女儿的好处,能够体贴父母,帮助爸爸妈妈解决心理和情感的问题。所以,相对而言,女儿反而更加贴心。最后,无论是男孩也好,还是女孩也好,对于多子女家庭,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这样才算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出的孩子才是人格健全的。所以,在二胎甚至三胎政策开放的今天,爸爸妈妈一定要牢记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能偏爱。
那么,大家对于重男轻女这种落后观念还有什么好的观点和看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去留言和一起讨论!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