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我市5所学校通过省专家评审,已进入公示阶段,他们都做了什么?
2019年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推荐名单
荣成市幸福街小学
纸艺艺术
威海市千山路小学
五谷画、电络画、玉米皮编织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小学
葫芦艺术
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
鲁绣、书法、武术
威海市实验中学
京剧美术、国画
★荣成市幸福街小学(纸艺艺术)
荣成市幸福街小学的纸艺艺术传承有14年的历史,经历了由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到课程化的发展历程。自2005年起,学校依托市域剪纸优势,以学生兴趣小组为基础,成立了“纸艺艺术”小社团,探索纸艺艺术创作,积累了大量作品和素材,在师资培养、创作技法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0年,针对前期课程开发随意化问题,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对课程目标从文化育人和艺术传承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拟定了《纸艺特色课程实施纲要》《纸艺特色课程实施》《结对协作方案》《纸艺社团章程》《纸艺文化节实施方案》《纸艺特色课程评价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加强学科内、跨学科、课内外的整合,重视纸艺艺术与日常生活、校园美化、德育教育“三个结合”,努力提升课程品质。基于课程纲要,借鉴上海师范大学王大根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对“纸艺艺术”主题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了《智慧折纸》、《神奇剪贴》、《幸福衍纸》、《趣味纸编》、《百变纸艺》系列校本教材。教材面向全校学生、分年级进行编写,在创作主题上进行了系统分类,在创作技法上呈现出年级层次性。下面是学生作品:
★千山路小学(五谷画、电烙画、玉米皮编织)
学校位于张村镇西山北一片广袤的农田上,2008年学校自主开辟了6亩“劳动实践基地”,学校以此为抓手,让农村孩子用他们熟悉的场景,获得知识、能力、创造力,获得自信、自尊、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始终以“田园基地”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到田园基地体验活动中,充分用田园作物的废弃物,如麦秆、玉米皮等进行创作,并整合美术教学学科,创建“田园美术课程”,确立了以“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及创造能力。
学校充分利用威海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尤其是民间非遗项目,像电烙葫芦、彩绘葫芦画、剪纸、五谷画、根雕等艺术形式。田园美术借助于这些非遗项目,从材质、造型、创作主题等方面学习并进行创新,从而开发制作了材料简易低廉、工艺造型精美灵巧、画面形象风趣生动的田园美术作品,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多达上百件。学校遵循“因势利导、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三个原则,“以浸润传统文化”为特色,将圣贤经典与美术结合,致力做到项目“非遗”,内容“非遗”。采取“国家课程普及入门,校本课程细化提升”的方式,美术课学习构图、色彩、技法;综合实践课,体验创作,形成学科与特色的整合化实施,从而实现国家课程与田园体验的有机整合,打造了“多元、开放、立体、自主”的课程建设通道。
★新都小学(葫芦艺术)
传承经典,亲近自然,是当代人的渴望与需求。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是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新都小学葫芦艺术教学,正是让小学生走进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生命的意义、自然的芳香,体验创造的成功快感、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新的教学内容,该校的葫芦艺术特色教育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便于葫芦艺术教学的开展,学校开发了九个系列的葫芦艺术校本课,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处理,一至五年级的美术课每周上一节葫芦艺术课。在葫芦艺术课上,学生与传统工艺亲密接触,尽情享受经典带给他们的乐趣,尽情释放内心真实的情感,尽情体验创造成功的愉悦。
学校先后建立了葫芦种植基地,打造了葫芦烙烫、葫芦彩绘、葫芦雕刻、葫芦丝等葫芦工艺手工坊,配备了能够满足60人使用的专用烙烫机,激光雕刻机、雕刻工具等专用器材,形成了校内有葫芦艺术手工坊、校外有葫芦种植基地的立体生态课程模式,在实施中进行课程化管理。此外,该校以葫芦文化艺术为核心成立了“福禄雅苑社团”,通过内涵辐射外延,形成了人人有活动的良好艺术传承局面。围绕葫芦艺术,每年定期举行葫芦艺术节、葫芦采摘节、葫芦亲子文化节,活动中广泛邀请家长一同参加。
★文登区三里河中学(鲁绣、书法、武术)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社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资源,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内涵,学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注重把武术、舞蹈、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与家乡的风俗相结合,特聘当地太极、鲁绣、剪纸、泥塑、衍纸、烫画等民间艺人的优秀代表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的校外指导员,参与到有这些项目特长的学生的教学当中,并让本校教师定期与民间艺人、专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交流,通过对教师传、帮、带,提高教师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的教学水平。
学校倡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使每个学生具有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素养和一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特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策略是以课程实施为载体,以校园文化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为动力,以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为保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模式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课堂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定期举办传承项目培训班、专题研讨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比赛、成果展示以及典型推广等活动,并对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开展情况定期进行总结。
★威海实验中学(京剧美术、国画)
威海市实验中学始建于1899年,其前身为英国中华圣公会创办的“安立甘堂” ,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人才辈出的教育名校,设施先进的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的特色学校,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为每一位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通过传承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实施自能课堂,成就才情教师,促使学生不断获得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以及对美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以京剧美术和国画为主要特色。
把京剧脸谱与专题漫画相结合,借助于漫画的表现形式,把想象、夸张、开玩笑等漫画的艺术表现手法融入到京剧脸谱之中,使京剧脸谱也具有类似漫画的高娱乐性。
来源 | 威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