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083篇原创文章

#中国拥有千万净资产家庭达211万户#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居民部门财富积累的真实情况,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当下很多中国人的认知和想象。

11月12日下午,胡润研究院发布《中信保诚人寿「传家」·胡润百富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拥有600万元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达518万户,拥有千万元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达211万户,拥有亿元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达13.8万户。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

或许当下还有很多人的印象里面,还停留在7-80年代的“万元户”概念,没想到如今亿元户,都有13.8万了,这也证明了数十年的经济发展真是硕果累累。

那么这份最新出炉的现金流财富报告,是否具有信号价值?

该如何来解读这一份报告?

报告背后又隐含着什么样的信息呢?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胡润最新公布的这份财富报告内容中几个关键信息的梳理和解读,结合相关财富统计标准概念的解释,对这份报告中折射出来的一些时代信号和趋势风向,进行一次有态度,有深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深入分析研判。

正好借这次报告解读的机会,也给大家普及一下净资产,现金流等等的财富统计标准概念。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1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名词解释:现金流和净资产,究竟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要知道家庭净资产是什么?

家庭净资产,指的是一个家庭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后的余额,用来反映该家庭在经济上的实力和稳定性。

家庭净资产包括不动产、股票、债券、储蓄、车辆等一切有形或无形的财产。

一个简单的公式:家庭净资产 = 家庭总资产 - 家庭负债额度

假设你的房子价值600w,贷款200w, 那么净资产就是400w,自然算不上“富裕家庭”。

再极端一点,你的房子价值600w,没有贷款,且你也没有工作,每天靠父母救济,不好意思,这种人也算“富裕家庭”。

胡润统计的是净资产,不是可投资资产。

当然,这个数据还是比较贴合实际的,而且是在有效市场的情况下,所谓有效市场就是不包含贪官污吏,灰色收入,以及财富积累见不得光这些情况。

净资产概念比较简单,但是现金流概念,可能需要花费一点笔墨了:

大家应该常常能够听说“现金流和现金量”。

很多人不明白现金流和现金量的区别,如果弄不清楚什么是现金流、什么是现金量,自然也搞不清楚富人与穷人的真正含义。

比如,拥有一套房产,每月都能获得一定的房租收入,这样的收入,就叫现金流。如果是房价上涨后将自己的房产卖出,赚了一大笔钱,这样的收入就属于现金量。

现金流,顾名思义,如同流水般持续不断的现金收入,并且是不在职状态下,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不工作的时候,仍然会有的收入。

现金流收入的特点是,不一定是大把的钱,但是它源源不断,持续有收入。所以它能够让人生活得很自由,不用担心失业了会没有收入,不会使人产生焦虑。因此,获得现金流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

如果仅仅是工资收入,不工作就立刻停止了的收入,只是现金量高而已,这不是富人,这叫做富穷人,看起来富有的穷人而已。 凡是一次性赚到某笔收入,都属于现金量。

现金量可能是很大的一笔钱,但它是一次性的,不可持续,挣得再多,都是一次性完结。通常高收入的人也会伴随着高支出,一旦他失业,或者他工作发生变故的时候,生活状态也将呈现得更加惨痛。

什么是现金流?

现金流的组成是:主动收入、被动收入、支出。主动收入:主要的是工资收入、有些人还有副业收入,是需要你付出时间和劳动获得的。

被动收入:主要是资产产生的价值,比如房屋租金、专利费、利息、股息等,是无需付出时间和劳动就能获得的。

现金流 = 主动收入 + 被动收入 - 必要支出

如果你只有主动收入,挣钱养家,没有被动收入的话,一旦意外出现,现金流就会出现问题。

基于以上财富判断的关键概念解释,接下来为大家进行报告详细解读。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2

胡润财富榜创始人胡润(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梳理解读:胡润最新的这份报告,有哪些关键数据和信息亮点?

《胡润百富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揭示了中国财富家庭的数量分布和他们的现金流管理现状。

报告显示:

中国拥有600万元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达518万户,拥有千万元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达211万户,拥有亿元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达13.8万户。

这里将报告的关键信息,为大家进行一个极简梳理:

1、拥有600万净资产(资产减去负债)的家庭508万户。

这是高净值人群的门槛。按七普数据我国家庭户数约5.4亿户,因此小资产阶级上层与资产阶级合计占比约1%。

2、拥有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13.3万户。

这可以视为中大型资本家的门槛。可见,大中型资本家占比约万分之三。

3、这群人中,有50%是实业资本家(企业主),30%是依附于实业资本家的顶级职业经理人(金领),有10%是包租公(不动产投资者),10%是投机客(职业股民)。

4、在全球经济下滑,劳动者工资不涨甚至降低的情况下,这群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收益为11.8%。而且,中国高净值投资者过去3 年的综合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1.8%)。

但是,他们对这个收益并不满意,他们希望年化收益能达到21.4%。

5、值得关注的是,这群富裕的人,他们首先想的不是帮助待富的人群富裕,而是把富裕传承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未来预计有18 万亿元的财富将在10 年内传承给下一代,49 万亿元的财富将在20 年内传承给下一代,92 万亿元的财富将在30 年内传承给下一代。

6、而且,他们不仅想传承物质财富,还希望传承“关系”。

报告说,无论是从上一辈继承,还是传递给下一代,高净值人群都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商人脉关系。

他们对关系非常重视,会主动建立圈层。

相对而言,3000万以上家庭净资产的人群会更加关注这两项。

7、传承物质财富和关系,旨在传承奢华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花销非常高,胡润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净值家庭年花销(包含生活日常开销、娱乐支出、子女教育、贷款支出等)平均167 万元,平均每月近14 万元,其中半数以上人群的家庭年花销超过100 万元。

8、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为降低未来现金流风险,高净值人群最认可的举措是提高风险意识:

主要包括“资产配置多元化” (7.59分,10分制)、

“合理使用负债工具”(7.56分)、

“不仅关心流入,更要防范风险、避免暴雷”(7.55分)、

“先保证劳动性收入,再去探讨资本性收入”(7.52 分)、

“养老要早做准备”(7.48分)等。

9、拥有“高净值家庭”最多的5座城市,分别是北京30.6万户、上海27.1万户、香港21.5万户、深圳8.0万户、广州7.3万户。

在这5座城市中,上海的“高净值家庭”规模增幅最快,同比增长3.0%。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3

图片来源:胡润官网

总的来说,这些数据以不可否认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的财富家庭数量之庞大,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决策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家庭在追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各种挑战与困难,最终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增长。

他们的成功故事不仅描绘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揭示了中国人民对于财富管理的日益重视和不断进步的金融意识。正如《胡润百富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所强调的,拥有丰厚的净资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现金流的管理。

这份报告的研究结果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提供了一份关于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的详尽分析。

胡润研究院的这份报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财富家庭的真实面貌,他们的数量、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挑战以及他们的希望。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4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信号分析:透过这份关于中国财富情况统计的报告,能够得出哪些现实结论?

一个很现实的经济逻辑:过去5年来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构成,跟经济发展趋势息息相关

基于报告,几个现实的经济规律和结论分析:

1,从千万级家庭的结构变化中看,有什么规律?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5

图片来源:网络

2023年:211万户2022年:206万户2021年:202万户2020年:198万户2019年:198万户2018年:201万户

从结构上看,2023年50%是企业主,30%是金领,全职股民和炒房客各10%。

2021年的结构是企业主60%,金领20%,剩下的不变,2020年企业主更是高达65%。

企业主的数量下滑了足足15%,说明口罩事件对中国的经商环境有着破坏性的打击,高净值企业主断崖式下跌,也能解释了为啥中国现在的就业状况如此惨淡。

结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自疫情以来企业经营者所遭受的资金和需求方面的双重压力和挑战。

当下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很明显:现在这个世道不要当老板,钱没赚到多少,锅一大口。

最好的选择就是去企业里当高管,真材实料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混日子拿高薪的,公司出了事情他还能提前兑现,率先提桶跑路,性价比极高。

胡润的数据更是证明了这个观点,企业主的血都被高管们吸完了,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形势不好,金领的净资产反而上升。

2,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净值人群依然主要来自一线的五大城市,也就是说离资源越近越能够放大财富的聚集效应。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工业化、投资和贸易的合力推动下,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奇迹。

中国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供应方和资本提供者。

如今,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已经转向拉动内需。但是头部城市的地位和财富聚集效应,是经历了时间和周期考验的结果,并不会短期内就发生变化。

3,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需要要深刻的了解建设金融强国背后的含义,这绝对不是宏大叙事。

未来股市和债市所发挥的作用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想象,如果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中没有包含这两部分,这意味着巨大的机会的错失。

4,胡润这个报告写给谁看的?

跟随着这个胡润数据,还发布了一个富翁广告,而且还让保诚冠名,说实话最终就是为了给养老年金险打广告的。

显然,胡润发布的这个富人广告,其实是给中产看的,因为哪个富人会考虑购买什么年金,他们大部分选择的都是杠杆险。

比如用1000万杠个3000万,这样留给后代的遗产在他死后就可以给后代留下3倍以上的财富,还不需要交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这可比所谓的年金险的回报率好的太多。

所以,关注和爱看胡润报告的绝对是真正富人以下的中产阶级群体。

5,中国的富人,对于传承和保留财富的意愿,远远大于“先富带动后富”,这一点很不好,不过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大环境之下都存在的分配难题。

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或者成功引导,那么根据财富积累和社会矛盾的周期规律关系,贫富分化加大对于中国接下来的经济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必然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需要正视解决的核心课题。

毕竟,中国的经济规划主旋律,是“共同富裕”。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6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基于对报告的解读与分析,分享几点个人独家的思考和观点

文章最后,谈几点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1,这份报告对于很多普通中国老百姓平时生活体感来说,显然有着很大的出入,存在着一定的撕裂感,肯定不乏很多人会吐槽,认为报告内容离谱夸张。

有两种理解方式:

第一,中国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钱,大家在网络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假的,或者大家看到的顶端的一些人是重复的,普通人的生活根本没资格上社交媒体,于是大家都有了视网膜效应,误认为身边都是有钱人。

第二,很多人的钱无法被统计进去,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高的。

在这一胡润数据外,包括炒币的、海外投资的、房姐房叔、鲶鱼始祖.....等等之流如果都算上的话,数字应该比想象的多得多。

等什么时候中国能严格执行房产税、遗产税、资本离境税、资本得利税等,那时候差不多才能看到,民间财富群体的一个全貌。

所以,需要用辩证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份报告的数据。

2,从本质上来说,这份关于中国家庭财富情况的报告内容,看似是调研分析,实际上是一份伪装的很好的广告。

这是高段位,有针对性的利用焦虑贩卖,攀比心理,进行投顾,投资,养老金,以及理财产品营销的手段和套路。

3,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影响,中国富裕家庭的资产配置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胡润百富的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富裕家庭数量分布和财务状况的视角。

通过对于这些数据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财富的集中趋势和家庭财务状况的改善情况。

这其中,关于掌握社会大部分财富群体的心态,认知,观点上的变化和趋势,很有意义。

从现实来看,中国国家对于富裕群体的引导和教育不足和不到位,显然是导致当下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根源。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7

图片来源:网络

4,尽管富裕家庭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中国的社会财富分配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一些贫困地区的家庭仍然处于贫困状态,而一些地区的富裕程度则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平。

5,在中国这个经济大国中,富裕家庭的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发展迅速,也是财富聚集的重要区域。

经济社会,谈钱不俗,想要发财,还是要去头部城市。

6,深圳的财富情况有点明显拖后腿。

原本在舆论和观念当中,很多人应该一直以为它跟上海是一个级别的,原来是跟广州一个级别。

这说明新贵不如老钱的现实情况还是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财富聚集情况非常突出,中国政治中心和财富关联的本土特色,非常明显。

这间接也说明了中国财富的一个重要逻辑,那就是“人情世故,靠近权力”。

7,最后,谈一点积极正面的观点,那就是从中国家庭财富变化统计情况和数据变化来看,中国的经济环境,依然还是有明确的上升和发展通道留给普通群体和百姓的。

一方面,中国净资产家庭数量增加,这是量级增长;

另一方面,结合2023年最新胡润百富榜,19位“90后”上榜,其中3位白手起家,40岁以下(含40岁)的企业家有101位,比去年增加7位。

等等的数据都在质的层面给出了明确信号:在中国发家致富,财富积累,并没有形成事实上阶层固化的情况。

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和经济环境,就算当下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这样的中国,值得所有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去努力拼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基于胡润最新关于中国家庭财富的报告梳理,进行的一次专题讨论和深入分析研究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中国净资产排行榜(2023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插图8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