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简谱(凤凰于飞吉他谱)

凤凰于飞简谱(凤凰于飞吉他谱)插图

佳联集锦 婚联妙趣

提到婚联,人们多以为是“龙凤呈祥”、“琴瑟和鸣”、“花好月圆”、“比翼鸟”、“连理枝”之类的庆贺内容,但是,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也流传着许多别具一格,构思巧妙、逸趣横生的佳联妙对。

明代文学家程敏政十岁时,以神童被推荐到京城。宰相李贤闻他聪明过人,想招他为婿,但又不知他有无真才实学。于是,请程来家作客。吃饭时,指着桌上果品出联考他:

因荷而得藕

小程猜到李之用意,遂应对下联:

有杏不须梅

都用双关语表达各自的心意,寓意巧妙准确。李贤从对出的下联,认定程敏才思敏捷,便将女儿许配给他。

联语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从字面上看,出句“因荷而得藕” 的意思是,因为有了荷,才得到了藕。但是,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意思是“因何而得偶?”(你凭藉什麼可以得到佳偶呢?) 对句“有杏不须梅”的意思是说,有了“杏”就不需再要“梅”了。而另一层意思是,“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即“有幸不须媒”之意。下联与上联对仗工整,使用了同样的修辞手法,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有心联姻的意愿。可谓天衣无缝!

有位音乐老师与外语教师喜结秦晋之好,收到的喜庆婚联,十分奇特。

上联:1234567

下联:ABCDEFG

横批:“OK”。

上联是简谱的音符,下联是英文字母,横批中的“O”是简谱的休止符号,“K”又是英文字母,合起来“OK”,真是两相匹配,永结同心之“好”。

相传纪晓岚为一朋友之子题写婚联:

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此联用集句,上联“两仪”有阴阳、男女之意,“四象”有天地之意。下联“春宵”喻新婚,十分贴切。

抗战时期,西北农学院的一位漂亮的女学生毛芙蓉,爱上了该校的徐百川教授,结为秦晋之好。在他们的婚礼上,有一副贺联写道:

徐徐微风,吹得芙蓉怒放;

毛毛细雨,洒与百川合流。

联中巧妙地嵌进新郎新娘的姓名,流畅自然,充满诗意和柔情,堪称佳作。

江西省有两家中药铺联姻,男方姓龙,女方姓陈。有一熟稔男女两家的书生写了副贺联:

陈皮两片,消肿去痰既解渴;

龙骨一根,退烧止痒又生津。

横披:进出得宜

用陈皮和龙骨的药性隐指婚姻,切身份和事件,雅之俗,俗亦雅。

1935年复旦大学33岁教师毛彦文女士与曾任北洋政府任总理,在学界亦负盛誉的凤凰人66岁的熊希龄结婚。祝贺熊毛的婚联,妙语如珠,雅俗共赏。

门生刘辅宣贺联云:

凤凰于飞,祥兆熊梦;

琴瑟静好,乐谱毛诗。

联中凤凰于飞和琴瑟静好取自诗经的爱情篇。熊梦:周文王曾梦见有一只熊,长有翅膀,飞入其怀,大惊而寤。第二天经析梦,认为是佳兆,乃有才之士前来辅佐,于是前去寻找,于渭水边得直钩垂钓的姜尚。此为“梦熊之兆”。“熊罴赐梦”,取之《诗经小雅·斯干》篇“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意思是什么是吉梦?是熊是罴,只有熊罴才象征着男子的吉祥。熊罴是凶猛的野兽,象征着勇敢的武士。因此,“熊梦”或“熊罴入梦”为祝人生子的吉祥语。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此联巧妙地嵌入了熊毛双姓,十分雅致。

毛的同窗冯陈昭宇贺联云:

旧同学成新伯母;

老年伯作大姐夫。

“老年伯”是冯女士尊熊为长者之称,那毛彦文当然就是“新伯母”了;若以同学间的姐妹称之,熊希龄可不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姐夫”。联语诙谐调皮,荤素搭配,读来令人实难忍俊。

沈尹默贺联云:

且舍鱼取熊,大小姐精通孟子;

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作新郎。

鱼,谐“雨”(文学家吴宓,号雨僧,曾追求于毛,未能打动芳心),极尽调侃之能事。舍鱼取熊,孟子语“舍鱼而取熊掌也。”

还有几副贺联极尽诙谐、调侃:

熊希龄雄心不死;

毛彦文茅塞顿开。

老夫六六,新妻三三,老夫新妻九十九;

白发双双,红颜对对,白发红颜眉齐眉。

九九丹成,恰好三三行满;

双双如愿,谁知六六无能。

后两联有同工异曲之妙,上一联先分后总,下一联先总后分,巧在 “九、三、双、六”四个字的迭用,似天造地设一般。最后一句极具戏谑、诙谐之味。

近代幽默大师刘师亮贺友人金子如婚联:

子兮子兮,今夕何夕;

如此如此,君知我知。

构思奇巧,表达含蓄。不说一字,妙在不言,却尽著风流,不带一丝亵邪,朋友亲昵如面;谑而不入俗俚,雅而尽显亲昵,对于婚庆场面尤为适宜。

清梁章钜《楹联四话》卷六“诙谐”条载:潘、何两姓联姻,潘为男家,何为女家。女家曰:“吾女无所望,但愿到彼家有饭啖足矣。”男家曰:“我亦何望,但愿媳妇进门以为抱孙之地。”某贺者赠联云: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丁。

上联为男家姓氏,恰如女家之愿;下联是女家姓氏,正合男家所望,真乃皆大欢喜。

有一鳏夫与一寡妇结婚,朋友赠贺联戏之曰:

一对新夫妻,

两套旧家具。

横批:知己知彼

图文收集于网络。文字或有改动。图片或有缩放剪裁。意在宣传、推介、分享、欣赏。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