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第九中文网)

123读书法,读遍天下都不怕

有同学问,我买了好多参考书,做了好多好多的题目,但是成绩老是提不高,什么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你的书本知识没有吃透,好高骛远。题目是做不完的,参考书更是买不完。考试年年讲创新,你刻苦努力学习三年做那点题目不可能包罗万象,命题组那帮专家学者研究考考试研究教育都几十年了,你能和他们拼谁见的题目多吗?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吃透例题,重做例题,真正把基础知识弄透彻。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你课本都没有看明白,就急急忙忙地找参考资料来做,收效肯定不大。

123读书网(第九中文网)插图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举一个我身边一个学生的的例子,这个同学叫做任哲远。他学习数学的经历。他初一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好,只有一科不好,哪科呢?数学。到了初二的暑假的时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补起来。因为数学在文科成绩中分量是很重的,你其它科目再好,也很难考好。他怎么补的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初一初二初三的数学书全都拿出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包括每一个定理是怎么证明的,每一个例题是怎么解答的,有几种解答方法,都完全看懂看透。然后再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就这么简单,两个月,当然是非常辛苦的两个月之后,初三开学,他的数学成绩就能始终保持在班上前三名了。

123读书网(第九中文网)插图1

对于需要精读的书,尤其是课本,既不能跟着老师过一遍就了事,也不能没有重点的一遍一遍浏览,必须多读几遍,而每一遍都要分主次、有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书读透、读活。我的方法是“三遍读书法”。

第一遍:整体浏览;

第二遍:重点理解;

第三遍:综合记忆。

123读书网(第九中文网)插图2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使我前面某些东西没有弄明白,后面的部分我还是能看懂。于是,我以后再遇到看不懂的,看上三遍都还不懂,就不再理它,直接跳过去看后面。先微观后宏观,把整本书的知识都看完了,再回过头来看那些原来看不懂的部分。又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看就懂!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具体知识点,必须和整个知识体系结合起来理解。

在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了宏观的把握之后,再来理解这个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就比较容易了。所以说,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必强求理解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地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理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123读书网(第九中文网)插图3

这种“三遍读书法”的思想不仅用在读书上,用到背书上也很管用。记得一本书上将过张楠迪杨得事迹。她的名字很有意思,四个字,但既不是复姓也不是少数民族。她高中是当时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北京广渠门中学鸿志班班长,也是我刚进人大的那一年辩论赛最佳辩手,后来代表人民大学参加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知识竞赛,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的教子有方栏目还专门给她录制过半个小时的专题记录片。她给我讲了她准备知识竞赛的故事,与我的“三遍读书法”不谋而合:

“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我们要在三天内背完100页打印的A4纸的全部内容,而且要背得非常细。我们觉得怎么背都背不完,只得采取了一个迫不得已的办法。先用一天的时间把100页认认真真地看一遍,然后合上一页一页试着背,背不上来的就翻开打个勾,继续往下背。然后再回过头来专门看打着勾的东西,看完之后再背,还不会的打上第二个勾。就这样逐步地缩小范围,最后终于在三天内把绝大部分内容都背下来了。参赛的时候也没有出差错。”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背单词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看了就可以用,也是按照“三遍读书法”的原理。比如每天背50个单词,先整体看一遍,然后回头来看能不能记得,记不得的打上勾。第二次看的时候就专门看打着勾的,这样一次次缩小范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效果非常明显。这与“三遍读书法”在细节上有所差别,但先易后难、先整体浏览再重点突破的思想是一致的。

123读书网(第九中文网)插图4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