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8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德国首都柏林近郊的卡尔斯霍斯特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盟军在欧洲大陆地区的战争宣布胜利结束。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盟军已占领硫磺岛和冲绳,并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发起了反攻,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苏、美、英三国为了处理战败后的德国和解决战后欧洲及其他一些问题,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
1945年波茨坦会议中丘吉尔、杜鲁门和斯大林
这是战争期间三国政府首脑举行的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以及三国的外长等。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已于1945年4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第一次代表美国参加会议。
波茨坦会议进行期间正值英国大选,因此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半途回国参加大选。由于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下台,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偕新外长贝文于1945年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会议。
波茨坦会议,是丘吉尔和杜鲁门、斯大林筹划着二战后世界的政治地图,忽然新首相艾德礼上来把他挤到一边去了。这么大的会议,这么大的人物,会开到一半就下课、“被退场”,这未免太尴尬了。
此刻,丘吉尔引用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Ingratitude towards their great men is the mark of strong peoples。
对领导人物不感恩戴德,是一个强大民族的标志。
这完全符合一位有着广阔胸襟的伟人的言辞,因为丘吉尔终于明白了英国人民有选择感恩的权力。
1945年7月英国的大选,丘吉尔的保守党竞选口号是“选择国民领袖,帮他完成历史使命”。丘吉尔就是要求“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们应该让我一直当首相当下去。
但是英国人就不是这么看的,打仗打的萧条不堪的英国民众真的已经厌倦了历史使命,他们只希望好好的生活下去。
而工党则理智很多,他们的口号是“让我们面向未来”,并推出了非常细致的战后恢复计划。后果还用说吗?
对英国来说,丘吉尔的功劳非常伟大,但是不能因为你伟大,就耽误民族的进程。英国不愧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英国人用自己的理智和能力,选择了一位更加优秀的重建管理者。
这就是强大聪明的民族和弱小糊涂的民族区别,前者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选择感恩的方式,而不是按照这些大人物自己要求的方式,而且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表达感恩,绝不按照大人物的需要来感恩。
英国伦敦国会广场的丘吉尔塑像
那么,英国人民是怎样来感恩丘吉尔的。
1951年的大选,英国人民又一次选择了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1965年1月24日,91岁的他与世长辞,英国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
英国伦敦的国会广场树立了丘吉尔的塑像。在国会广场街对面的 Churchill War Rooms, 帝国战争博物馆五个分馆中的一个,专门用来纪念丘吉尔一个人。
2002年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丘吉尔排名第一。
这就是人民感恩的方式。
英国伦敦的丘吉尔博物馆
英国国会广场 Parliament Square,被称为“英国之心”。四周都是英国最高权力机构,东边是立法机构国会 , 北边是行政中心唐宁街首相府, 西边是国家司法最高法院 , 南边则是宗教圣地西敏寺教堂 。
英国国会广场竖立着12位受世人尊敬的名人雕像。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印度圣人甘地、美国总统林肯等。其中,最不容错过的,自然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伟人丘吉尔。
只见丘吉尔雕像身裹风衣,手持手杖,一副典型的英伦装扮,神情刚毅,炯炯目光正视着国会大厦。
英国人说,我们要让丘吉尔替我们看着我们的国家。因为丘吉尔塑像的对面就是英国最高权力机构议会大厦。丘吉尔伫立在那里,就是让他看着英国议会的议员老爷们一举一动。每个决定,每次会议,国会议员们进进出出的时候都要看看丘吉尔的眼神,要知道那个叫做丘吉尔的人还在看着你们。
丘吉尔雕塑的精彩之处,是丘吉尔浓重的背影。在Lynne Olson的《Troublesome Young Men》书中介绍到二战著名政治家丘吉尔的时候,对于关于丘吉尔背影的评价,有一个叫做克里斯的英国人这样说,他丘吉尔跟那些人不很一样。我至今还记得他转身走进首相府的背影,有点傲慢,有点落寞,像个夜归的老作家。
丘吉尔在下野6年中,专心致志地撰写六卷关于二战的权威性记录与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其最后一卷于1953年问世。就在这年10月15日,瑞典文学院投票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丘吉尔,理由是:“由于他在描绘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和他那捍卫人的崇高价值的杰出演讲。”
1940年,德国轰炸伦敦后,整个英国都沉浸在怀疑、忧郁的情绪中。
1941年10月29日,丘吉尔出席了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等待着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never, never,Never give up !”永远,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
丘吉尔说完穿上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鹊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剑桥的学生们记住了这句话,英国的民众读懂了这句话的意义。
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
这是丘吉尔一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演讲,也是世界上最简短最震撼的一次演讲,也是他最后一次演讲。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只有继续向前的勇气。”——温斯特·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