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

文|任先生

编辑|任先生

1977年,昔日里号称“公安部一把手”的施义之被免除所有职务,遭到了开除党籍的处分。消息一出,施义之宛如遭到晴天霹雳,他泪流满面地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只是做了当时要做的事,为什么这样对我?”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1

不满自己结局的施义之将自己的情景上报给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华国锋在得知施义之肚子里的委屈后,决定批准给予施义之退休干部待遇补偿。1995年,施义之因病逝世后,华国锋还特别打电话,向施义之的家人表示慰问。然而,从始至终施义之的党籍并没有得到恢复。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2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施义之成为了公安部的一把手?昔日里在公安部担任要职的他,为何晚年却有一个不甚如意的结局?他与华国锋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一段不解之缘?

参加新四军,解放仙居

1917年,施义之出生于江苏武进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贫苦的人生经历,让他对底层的劳动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等思想浪潮的风暴之中,儿时的施义之深受这些革命思潮的影响,从小便萌生了从军入伍,改变国家现状的念头。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3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家卫国,21岁的施义之于1938年加入了江苏当地的新四军,从此踏上革命征程。在新四军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斗中,施义之处处身先士卒,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很快晋升到了新四军的排长。

在我党领导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新四军的革命队伍日渐发展壮大。然而,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却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突然伏击了行军途中的新四军,酿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经此一役,新四军的指挥员叶挺被国民党无辜扣押,项英惨遭杀害,新四军元气大损。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4

然而,施义之所在的队伍成为了新四军中为数不多幸存的部队。在施义之的领导下,他所在的新四军革命队伍很快重整编制,恢复了战斗力。施义之因为重整部队有功,从一名排长连续晋升为了营教导员,成为了新四军中小有名气的一员将领。

1945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宣告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坚持发起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6年6月,国民党派兵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施义之再次投入到了保卫人民的战斗中。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统治中国近30年的蒋家王朝就此宣告覆灭。施义之追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主力,挥师南下。在施义之的指挥下,浙江仙居县的国民党残兵被清剿殆尽。1949年7月,仙居宣告解放,施义之随即成立仙居县人民政府,确保了当地的长治久安。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5

在共和国的革命史中,施义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峥嵘的岁月史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首次授衔,施义之荣获大校军衔。

罗瑞卿之后,担任一把手

在新中国成立后,施义之本以为自己会在军职上平淡地度过自己的余生,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革命战争期间从未接触过公安工作的自己,竟然会接替罗瑞卿的职务,成为日后新中国公安事业的一把手。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6

罗瑞卿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公安大将,早在红军时期,罗瑞卿就负责起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在公安工作上的经验相当丰富。1949年10月,毛主席曾说道:“新中国现如今虽然已经成立,但仍然有许多敌人在暗线,我们务必要将这些敌人揪出,确保共和国的长治久安。”如此一来,设立公安部部长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而毛主席钦点的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部长,就是罗瑞卿。

在罗瑞卿就任共和国的首任公安部部长后,便立即开始配合起了毛主席发起的“三反”和“五反”运动,纠察出了大批潜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反革命分子和贪污腐败分子。1950年毛主席和周恩来一同访苏期间,罗瑞卿还侦破了一场破坏中苏铁路的惊天大案,确保了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人的人身安全。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7

在罗瑞卿侦破这起大案后,毛主席对罗瑞卿的公安工作十分满意,主席曾不止一次对身边的人说道:“天塌下来,有罗长子(指罗瑞卿)顶着,我还要怕什么?”

然而,令罗瑞卿没有想到的是:正当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即将到达辉煌的顶点时,一场意外却悄然来临。在20世纪60年代,罗瑞卿平白无故地被扣上了“反对毛主席”的帽子。对于这种污蔑清白的指控,罗瑞卿满肚委屈,甚至想要用跳楼自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忠贞,后来被叶剑英感慨道:“将军一跳声名裂。”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8

在经历过这起风波后,罗瑞卿无论如何也难以适合在公安部一把手上的职务继续工作下去。但是,当时的国家又离不开维持公安部运作的人,因此找到一位能够推动国家公安事业发展的人,成为了当务之急。

经过党组织的精挑细选,党组织一致认为: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过功勋,同时身体上还算年轻健康的施义之,是不二的人选。于是,党组织立即给施义之下达命令,要他担任公安部的政治部主任,立刻就前往报道。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9

施义之在听闻党组织准备让他担任公安部的政治部主任时,内心不免有些慌乱,毕竟自己在革命战争期间从未从事过公安方面的职务,倘若耽误了国家的大事这可怎么得了?于是,施义之最初试图推掉这个职务,但正所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党组织的再三坚持之下,施义之只好走马上任。

当时同施义之一起走马上任,在公安部就职的,是解放军上将谢富治。在罗瑞卿被免除公安部部长一职后,谢富治担任了新的公安部部长。在任期间,谢富治曾多次批评罗瑞卿是“地下的黑公安”,并且号召“砸烂公检法”。

尽管施义之队谢富治提出的这些种种口号并不认同,但是谢富治毕竟是开国上将,无论是资历还是职权,都要比他本人更大,所以施义之只好听从谢富治的安排,来处理60-70年代这一时期的各项案件。施义之处处队谢富治听之任之的态度,也为他后半生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10

(谢富治)

1970年,谢富治被调离公安部部长的岗位,并且在2年后于北京病逝。接替谢富治的,是共和国的开国少将李震。尽管李震的军衔要高于施义之,但由于此时的施义之在公安部内工作多年,因此施义之在当时的公安部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

然而,在1973年,一场意外却打破了公安部的平静——担任公安部部长的李震自杀身亡,这在当时的共和国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身为公安部政治部主任的施义之负责奉命调查此案。对于自己同事的身亡,施义之既感到难过,同时也感受到了莫大的精神压力。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11

在种种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施义之再次违心办案,让一些同事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而他晚年的悲剧结果,也在那时埋下了伏笔。

晚年凄凉,幸得华国锋相助

1976年,共和国的历史结束了那段晦暗的岁月,迎来了崭新的曙光。在华国锋的领导下,全国开始平反昔日的冤假错案,同时也开始了对昔日里一些猖獗罪犯的审判。而此前一手造成多起冤假错案的施义之,于1977年被免除了职务,随后甚至遭到了开除党籍的处分。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12

面对自己开除党籍的处分,施义之感到五雷轰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犯下的错误竟然会如此严重,甚至到了要开除党籍的地步。对于施义之来说,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他一生的信仰,倘若失去了这个身份,自己的精神支柱就将彻底崩塌。于是,内心满肚子委屈的施义之准备向中央上诉自己的冤情。

在施义之看来,自己当年之所以违心办案,有很多实际上都是无奈之举。在他就任公安部的政治部主任后,到1970年的这段时间,他基本上没有决定案件审判的权力,对谢富治马首是瞻,自己所做的内容全部是出自于工作上的需要。1973年李震自杀身亡后,自己也是在他人巨大的压力下,才不得不做出对案件的处理和审判。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13

当施义之将自己的这些冤情上报给中央后,华国锋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华国锋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在公安部工作过一段时间,曾和施义之有过一定的往来,他深知施义之的处事为人,绝对不能将施义之同谢富治之流混为一谈。于是,当华国锋知道施义之向自己上报这些冤情后,决定给予施义之退休干部的待遇,保证他的后半生衣食无忧。

然而,华国锋从始至终却并没有恢复施义之心心念念的党籍,这究竟又是什么缘故呢?——这其中也有华国锋的深谋远虑。在华国锋看来,施义之被开除党籍的处分是众人做出的决策,这并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其次,将施义之开除党籍,也是出于对一些曾经受到过不公正待遇老同志的情绪考虑所做出的决定。一旦贸然恢复施义之的党籍,有可能会伤害到一些老同志的感情。

将军一跳声名裂(将军心崩而胆裂)插图14

此外,考虑到施义之在革命战争期间,确实对中国的革命事业有过一定的贡献。因此,恢复他的退休干部待遇理所应当。总体来看,保留退休干部待遇,但不恢复党籍,是对于晚年的施义之而言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也是华国锋个人智慧的体现。

1995年,施义之因病逝世,终年78岁。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