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从一名“问题学生”逆袭为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从一名物理老师成长为学校的中层干部,从全身高位截瘫蜕变成与病魔抗争的“励志哥”。他,就是33岁的刘成舟——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行政办公室副主任、物理教师,曾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教坛新秀”“优秀党务工作者”“创新型优秀教师”“全国科学教育先进个人”等近20项荣誉称号,近10篇教学论文荣获国家、市、区等级奖项,他指导的学生还荣获了国家级青少年创意大赛等各类大奖。
后进生发奋考大学 穷孩子蝶变灵魂工程师
刘成舟出生在都江堰市一个农村家庭,母亲开小卖铺,父亲是农民工,家中还有一个妹妹。父母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对刘成舟学业上的辅导无能为力,更多的是来自于言行上的引导。父亲小时意外受伤,导致大脑神经受损,从小就伴随着癫痫,发病时常常危及生命,十几岁就外出挣钱治病,从而养成了乐观开朗、坚强自信,甚至有点倔强的性格。
刘成舟的父亲生活中是阳光乐观的人,工作中是意志坚强的人。刘成舟兄妹俩从小就知道,父亲的主要工作是搬运水泥,报酬是5元钱1吨,每天要搬运60吨左右,十分辛苦。父亲有时会叫上刘成舟去帮忙,因而亲身体会了农民工的艰辛,也见证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意志。这对刘成舟的高考逆袭,以及后来的工作、生活和康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对他的思想有很大触动,而且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这也为他后来骑行川藏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刘成舟读高二时因和同学产生矛盾而离家出走——带着几十元钱只身前往成都。数日的“游荡”遭了不少罪,无法熬下去时,刘成舟在火车北站的公话亭给同学打了个传呼。班主任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他。刘成舟回忆说:“电话亭老板很善良,不仅没收电话费用,还好言相劝让我回家。后来,是父母到成都接我回去的。其实,我早就想家了。”对于刘成舟这样的“问题学生”,老师并没有置之不理,反而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心里十分温暖和感动。那一刻开始,刘成舟下定决心考出好成绩来回报师恩,同时也为他当上教师后对后进生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时,刘成舟在全年级705人中位列398名。更让人意外的是,高考时他竟然突飞猛进,考了全年级第94名。填写高考志愿时,刘成舟怯怯地问班主任:“苟老师,我想填报师范学校,以后好当教师。您觉得可以吗?”苟老师肯定的回答让他万分欣喜。2003年秋,刘成舟迈进四川师范大学就读。2007年7月,大学毕业的他走进了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刘成舟说:“老师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教会我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8年7月,刘成舟指导学生参加“尚德电力杯”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陈米果同学荣获一等奖,母国鹏、党诗语、段郁葱三名同学荣获二等奖,李欣仪同学荣获三等奖,他荣获了“创新型优秀教师奖”。刘成舟平常还勤于教学科研,他撰写的《浅谈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浅谈如何提升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以“汽化与液化”为例,浅谈物理实验器材的改进》《谈科学探究的有效课堂》《浅谈如何利用初中物理课堂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等多篇论文荣获国家、市、区等级奖项。
遇车祸成高位截瘫 抛开轮椅战病魔重返讲台
刘成舟平常喜欢运动,最大的爱好就是骑自行车。2010年,他从成都出发骑行川藏南线到达拉萨,全程2200余公里,这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骄傲的战绩。他不仅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用文图形式在QQ空间以日志进行记录,而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勇攀高峰,因而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舟舟哥”。2014届2班学生杨干(现就读成都师大一中)的妈妈评价说:“刘成舟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而且坚强勇敢的好老师,非常有幸我的孩子能够成为他的学生!课堂上,他是严格要求、认真教学的好老师;课堂外,他是孩子们的兄弟、哥们、朋友,与孩子们无话不谈。感谢刘老师的辛勤付出,给孩子们的初中生活留下了美好回忆。”
2011年暑假,刘成舟在骑行中遭遇车祸受伤,诊断为颈椎脊髓3、4节出血,导致高位截瘫。手术后,刘成舟的颈椎用8颗螺丝和3根钢条固定,医生判定他将与轮椅共度一生。面对年迈的父母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刘成舟告诉自己:“一定要站起来!”他不甘心在轮椅上过一辈子,坚强地进行各项机能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中,他还乐观地讲笑话鼓励身边的患者。两个多月后,刘成舟倚靠病床坐起来。后来,他第一次站立3秒,第一次左手提起1公斤的哑铃15秒,第一次迈开步子走了24步……他用毅力和恒心创造了多项医学奇迹。2012年9月1日,刘成舟神奇地出现在自己热爱的讲台上,继续着他的“舟式幽默教学”。同事曾劲松在他朋友圈深情留言:“舟舟,为你,我这患干眼症的双眸奇迹般流了三次眼泪——当你躺在病榻上,整个身躯被钢架捆绑的时候;当你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在健身车上咬牙坚持得汗流浃背的时候;当你重返雪域高原高举胜利的双手,赢来学校师生报以激烈掌声的时候。”
2013届1班学生张新海(现就读西南科技大学)谈及刘成舟老师时,向记者介绍说:“刘老是最幽默风趣、不失风雅的物理老师,上课不接电话、急事请教同学、对工作认真负责,作业个个批改、考试人人分析,可谓是:世上只此一家,不可多得的物理老师。你,值得拥有!”刘成舟回忆起一件“上课接电话”的趣事,至今被学生们津津乐道:一次上课,刘成舟的电话响起来了,他问同学们:“领导的电话接不接?”同学们说:“接!”于是,他接通电话说:“喂,老婆,我在上课呢!有事吗?……”全班同学听后哄堂大笑!
2009届1班学生唐白雪(现担任成都得天文化传播公司编辑)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我们班是年级有名的‘终极一班’,各种不乖,各种惹事。记忆中有一次全班罢课,班主任来了也无济于事,舟舟哥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劝诫我们。那一次,我得知他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走到今天非常不易。他讲自己的事情没有掉一滴泪,但讲到他父母第一次来成都看他,不会坐公交车、不会投币、心里害怕不敢上车,眼泪情不自禁流淌下来。他希望我们都有美好的前程,即使是对待公认的差生,他也特别认真、从不放弃。后来得知他的生日,我和同学们一起为他买鲜花、蛋糕庆祝。他说,‘很开心有你们这样的学生,很骄傲成为你们的老师。’他哭了,我们也哭了……”
坚信生活美好 阳光园丁过一天开心一天
刘成舟受伤期间并不是因为痊愈了才出院,而是因为受经济条件所限,因而他的身体康复得并不理想。现在,刘成舟的身体运动系统左右不对称,左侧手脚稍好,右手只能较灵活地使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长期处于弯曲状态,基本丧失功能。生活中,刘成舟无法完成精细动作,比如拧瓶盖,使用剪刀、钳子,用筷子夹食物等都无法做到。刘成舟的右腿脚掌无法上翘,平时略显跛行,走路速度不能太快,特别怕下楼梯。另外,就是腹部以下(包括手指)的触觉和痛觉基本丧失,平时受点磕磕碰碰的小伤没有知觉,连冷热温度感都缺失了。
天气变化以及冬季时,刘成舟能够明显感受到大腿有种无以言表的疼痛。刘成舟向记者介绍说:“我这种情况是没法痊愈了,能够恢复到今天这样我觉得心满意足了。现在,我是活一天就赚一天,过一天就开心一天。工作上,努力地教好自己的学生;生活中,真诚地对待亲人和朋友。”刘成舟偶尔会有些小伤感、小失落,但依然坚定地相信生活的美好。
行政办公室主任付强向记者介绍说:“刘成舟是个特别热心、善良、热爱生活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人。刘成舟高位截瘫后重回讲台的励志事迹感染了一位身患脑梗的陌生女孩,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力量。这位女孩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短文,坚定了和病魔抗争的信心。”
“60后”王苏红老师谈及刘成舟赞不绝口,她介绍说:“舟舟是个很吃得亏,为他人着想比较多的年轻教师。他是一个传递正能量、愿意付出、很无私的人。舟舟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工作中从不讨价还价,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主动地干工作,相比生活在蜜罐里的‘80后’同龄人,更显成熟稳重、勤俭节约。”
2013年,刘成舟尝试参加龙泉山爬坡赛,他完成了整个行程,拿到了“倒数第十”的成绩。2016年8月,刘成舟骑行挑战海拔4000米以上的巴朗山,站在山顶那一刻,他无比激动和自豪。今年7月,刘成舟被高票选举为学校行政办公室副主任。学校行政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还容易得罪人。刘成舟在这岗位上有很强的亲和力,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同时,他依然担任学校的物理课程教学,他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也很喜欢钻研自己的科目。今年8月,刘成舟骑行康定折多山,去领略大山里的风景。当初,医生说刘成舟将终生和轮椅相伴,如今他不仅重返了讲台,还继续着自行车梦想,他更加坚定了向美好生活挺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