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基地排名前十(全球教育排名)

00 前言

「教育的麻烦在于,它的结果可能很久才能看到,但它的对错不允许再试一次。 —— 周轶君」

周轶君是谁?

战地记者、央视主持人、制片人、《圆桌派》常驻嘉宾、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编者、教育探索者……这些都是周轶君身上的身份标签。从2017年开始,她走访了五个国家,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探访每个国家不同的教育体系。然后我也很好奇,就做了一些功课,给大家看看,就是给大家一些启发,我知道很多人都各持己见,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呢,古语有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01 芬兰

「芬兰学校不考试,孩子在国际测试中成绩怎么会那么好?」

一个小国家,全球知名创意设计师还那么多,对他们来讲,竞争意味着什么,成功又是如何定义的呢?芬兰,是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却是一个“人才大国”。这里的教育体系被英国、比利时等等很多欧洲教育大国所借鉴。芬兰的教育理念是:平等教育;个性化教育;终生学习;基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平时所熟知的芬兰品牌有:诺基亚手机和电信公司;KONE通力电梯;Marimekko, 知名服装品牌;还有很多家居和家具公司;都是以创意和创新而闻名世界。

如果你在IT行业,不可能不知道Linux和Git,但是你很可能不知道他的发明人是同一个,是芬兰的教育体系孕育出的天才,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有太多的词可以形容他:技术天才、大神、开源领袖。美国《 时代 》周刊是这么评价他的:“有些人生来就具有统率百万人的领袖风范;另一些人则是为写出颠覆世界的软件而生。唯一一个能同时做到这两者的人,就是林纳斯(Linus)”。

基础教育现状:1 一、二年级学生每个上学日不得超过5节课,三至九年级不得超过7节。每节课45分钟。2 不设全国范围的考试或评级测试。3 芬兰一学年共有190个上学日。学年从八月中旬开始,至五月底结束。芬兰儿童有大约10个星期暑假,另外还有秋假、圣诞假,寒假通常在二月。4 在芬兰,几乎所有青少年(99.7%)都完成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并从综合学校毕业。

世界教育基地排名前十(全球教育排名)插图

02 日本

日本的教育理念:培养综合能力;独立自主;坚持不懈和自律能力.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居就不用多说了,虽然我们非常憎恨日本人曾经侵略过我们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谈论教育体系,就不能不提及日本了,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很多国人去日本旅行,普遍感受是日本很干净,人员素质很高;很多人对日本的教育特别是幼儿园和中小学生的教育体系都是正面的态度。

在日本,非常出名的是其幼儿教育理念:1 孩子换衣服,妈妈只看不帮忙2 自己的书包自己背3 个人无冠军,团队意识4 垃圾分类和大便教育

其中第三条真的是非常好的教育理念,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和团队意识,看看中国的足球就知道了,日本足球在世界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很多中国的孩子从小被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宠成宝贝,有点不顺心就会哭闹和发脾气,长大了也多少会有自私和纯个人意识,缺少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1 独立上学,放学,不需要接送。2 知识课程少,注重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的培养和动手能力。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进行讨论和思考。4 不死记硬背,考试开卷为主。

日本幼儿的体能和素质教育真的印象非常深刻,网上有很多日本幼儿园和小学生的运动会的文章和视频,大家不妨搜索查看一下,真的是在培养孩子的胆量、自信和坚韧意志方面比中国的幼儿和小学生教育强很多。

世界教育基地排名前十(全球教育排名)插图1

03 印度

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考试难度比清华北大还要难很多……

印度 18世纪起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独立,1950年成立联邦制共和国。印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人口众多,环境脏乱差,这确实是事实。印度的教育从尼赫鲁时期奉行“精英式教育”,所以通过教育跨越阶级也是普通民众毕生都在追求的梦想。毕竟印度的种姓制度还是非常的严格。

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考试难度比清华北大还要难很多,但是从里面出来的人不只是考试机器,也是全面性的复合人才。因为,在今天,微软、IBM、百事可乐、花旗银行、万事达……等等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掌舵人都是印度人(印度裔),甚至连现在的英国首相都是印度裔。在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动下,印度人已经成为继犹太裔之后另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大展拳脚的民族。

印度的小学,初高中教育制度和我们差不多,在广大农村地区,文盲率高达50%以上,但是印度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能说、敢说、会提问。虽然他们的英语一嘴的咖喱味,但是不影响他们的“自信”。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所在的外企,在前一个大的产品线,有很多美国人和以色列人;在最新的大team里(规模在500人以上),感觉有7,80%都是印度人,即使身在美国的team member也有很多印度裔。

之前跟一个印度同事聊天,得到一个说法,我觉得是他们比我们英语强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在大学里有来自各个地方的学生,说着自己的语言,他们又没有中国普通话这样的统一语言,就只能都说英语了,所以他们普遍敢说。虽然我们也学了10几年的英语,但是经常被诟病“哑巴英语”,就是因为我们的在学校里基本不说,最厉害的就是做题和考试。

世界教育基地排名前十(全球教育排名)插图2

04 以色列

犹太小孩放学回到家,犹太妈妈问的第一句话可不是“你今天学到什么,考了几分?”

而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

不断地问问题,寻找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事实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

在以色列,从家庭、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到当兵,都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长大,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勇于追求真理,让只有800多万人的小国在20年内诞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很多初中生和高中生特别擅长考试,各种国际比赛屡获大奖。以色列中小学虽然国际竞赛成绩不佳,但自由、开放,能够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阅读兴趣。若说中国的教育赢在起点,却可能输在终点,那么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虽起步晚,但后续爆发力十足,在起点看似输,却可能赢在终点。

以色列素有“创新国度”的美称,除了正规课堂教育外,在校内外还展开范围广泛的课外活动,特别是针对科学素养的培养。从幼儿园贯穿到高中的科学技术课是不可缺少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必修课程。课程不光是知识的教授,而是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们理解科技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我的前Sr.Director,还有很多VP,SVP都是以色列人,就连戴尔本人都自称是以色列人。他们的特点是有问题就直截了当告诉你,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没有弯弯绕。

世界教育基地排名前十(全球教育排名)插图3

05 后记

说了这么多别人的优点,当然我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了,中国的学生聪明、上进、有拼搏进取的精神;而且现在大城市里的学生硬件条件也很好,可以开展很多科学实践和其他课外活动,也都丰富多彩。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初中、高中的学生被课后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从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喊减负和素质教育,已经喊了20年了,依然是没有太大改善。大城市作业不多了,但是课后补习班又开始卷了,导致学生们没有太多的独立思考和追问问题的动力。

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这世界苍茫辽阔,繁华幽深 ,童年的眼睛本来最能与之接通,探究其秘密。如果从童年开始,就被送上一条人为的「成功」传输带,一个劲身不由己往前赶,那岂不是对生命的一笔糊涂账。」

——周轶君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