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我是阿橘,今天给大家聊聊那些不得不看的科幻小说,关注阿橘,不迷路哦~
第一本:《沙丘》
作者:弗兰克·赫伯特
简介: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远镜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
“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
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
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产地,在这里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
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少年保罗在这里抗争着他的宿命。在命运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强大。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入坑指南:
夜幕降临前,他醒来了,他在密闭黑暗的帐篷中坐起身。当他开口时,听到他母亲发出的轻微响动。她正靠在对面的帐篷壁上睡着。
保罗看了看地面上的距离探测器,审视着黑暗中由荧光管照亮的刻度盘。
“天马上就要黑了,”他母亲说,“不如把帐篷罩拉起来吧?”
保罗注意到,她的呼吸变得不一样了,看样子她在黑暗中默默躺了许久,一直等到他醒来。
她静静地躺在黑暗中,直到确信他醒了。
“拉起帐篷罩不会有多大用处,”他说,“外面快起风暴了,帐篷会被沙埋住,等一会儿我来把沙子挖开。”
“还没有邓肯的消息?”
“没有。”
保罗心不在焉地摩挲着戴在拇指上的公爵印章戒指,心中突然冒起一股怒意,正是这个东西害死了他的父亲。一想起这事,他便浑身战栗起来。
“我听到风暴的声音了。”杰西卡说。
她随和的口气和毫无意义的话使他恢复了冷静。透过帐篷的透明边缝,他看到风暴慢慢起势,便集中精神盯着它——冰冷的沙粒穿过盆地,细细的石流刮过天穹。他仰望着一块岩石尖顶,看着它在狂风的吹袭下改变形状,变成了低矮的干酪色楔形物。涌进他们所在盆地的沙子如同灰暗的咖喱粉,简直暗无天日。当帐篷被完全埋住时,所有的光线都被遮住了。
由于沙的重压,支撑帐篷的柱子吱吱嘎嘎响了一通。接着是一片沉寂,只有通气管不时从地面抽进空气,发出微弱的喘息声。
“再试一试通讯接收器。”杰西卡说。
“没用的。”他说。
他找到位于颈边夹子夹着的蒸馏服水管,吸了一口温水。他想,从现在起他才真正成为一名厄拉奇恩人——靠从自己的呼吸和身体中回收的水分生存。水淡而无味,但它滋润了喉咙。
杰西卡听到保罗喝水的声音,感觉到贴在自己身上那滑溜溜的蒸馏服,但她抵抗着干渴。承认干渴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明白在厄拉科斯必须保护哪怕一丁点儿的水分,积蓄帐篷接水袋中的每一滴水,不在露天浪费一口呼吸。
阿菊有话说:《沙丘》是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的一部科幻小说。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它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沙丘》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等多项榜单,更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第二本:《美丽新世界》
作者:阿道司·赫胥黎
简介:
《美丽新世界》的故事背景设在福特纪元632年(即遥远的未来2532年)的人类社会。
它是世界性国家,被称之为“文明社会”,之外还有“蛮族保留区”,由一些印地安部落居住。
伯纳和列宁娜去保留区游览时遇到了约翰和他的母亲琳达,琳达曾是新世界的居民,来游玩时不慎坠下山崖而留下,并生下了约翰。伯纳出于自己的目的,将琳达母子带回新世界,琳达很快因服用过量的唆麻(一种兴奋剂)而死,约翰对新世界也由崇拜转为厌恶,与新世界激烈冲突后自缢身亡。
该作主要刻画了一个距今600年的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然而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入坑指南:
“这里,”主任开了门说,“就是孕育室。”
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主任进屋时三百个孕育员身子都俯在仪器上。有的不声不气,全神贯注,几乎大气不出;有的则。已不在焉地自语着,哼着,吹着口哨。一群新来的学生低声下气地跟在主任身后,有些紧张。他们全都非常年轻,红扑扑的脸蛋,乳臭未干。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笔记本,那大人物说一句他们就拼命地记一”句——从“大人物那里”直接受教是一种难得的特权。中央伦敦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主任对亲自带领新生参观各个部门特别重视。
“这只是给你们一个全局的印象。”他向他们解释。因为既然需要他们动脑筋工作,就得让他们了解一些全局,尽管他们如果想成为良好的社会成员过幸福的日子,还是知道得越少越好。具体细节通向品德与幸福,而了解全局只是必不可少的邪恶,这个道理凡是聪明人都是明白的。因为形成社会脊梁的并不是哲学家,而是细木工和玩集邮的人。
“明天”主任总对他们微笑,亲切而略带威胁他说,“你们就要安下心来做严肃的工作了。你们不会有多少时间了解全局的。而同时……。”
而同时,从大人物的嘴直接到笔记本也是一种特权。孩子们发狂地记着笔记。
主任往屋里走去。他身材修长,略显瘦削,身板挺直。长长的下巴,相当突出的大门牙,不说话时两片嘴唇勉强能包住,嘴唇丰满,曲线好看。他究竟是老还是年轻?是三十岁还是五十岁?或是五十五岁?很难讲。不过,在这个安定的年代,福帝纪元六三二年,并没有谁会想到去问一问。
“我从头说一说”主任说,积极的学生把他的意思记进了笔记本:从头说一说。“这些”他一挥手,“就是孵化器”他打开一道绝缘门,向学生们展示出一架架编了号的试管。“这都是本周才供应的卵子,保持在血液的温度,”他解释道,“而男性配偶子的温度,”说时他开了另一道门,“必须保持在三十五度而不是三十七度。十足的血液温度能够使配偶子失效。”窝在发热器里的公羊是配不出崽的。
他仍然靠在孵化器上,向他们简要地讲述现代的授精过程,铅笔在本子上匆匆地涂抹着。当然,先从外科手术介绍起——“接受手术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带来一笔报酬,相当于六个月的工资。”然后他讲到保持剥离卵存活、使之活跃发展的技术,对最佳温度、最佳盐度和最佳部调度的考虑;讲到用什么液体存放剥离的成熟卵。然后他把学生领到了工作台前,向他们实际展示了这种液体是怎样从试管里抽取的,是怎样一滴一滴注入特别加温的显微镜玻片上的;展示了液体中的卵子如有异常如何检查,卵子如何记数,如何转入一个有孔的容器里,那容器是如何浸入一种有精子自由游动的温暖的肉汤里的——他强调肉汤里的精子浓度至少是每立方厘米十万(同时他领着他们观看操作),如何在十分钟后从液体里取出容器,再次检验其中的东西。如果有的卵子还没有受精,又再浸泡一次,必要时还要再浸泡一次;然后受精卵便回到孵化器里,留下阿尔法们和比塔们,直到终于人瓶。而伽马们、德尔塔们和爱扑塞隆们则要到三十六小时之后才重新取出,再进入波坎诺夫斯基程序。
“波坎诺夫斯基程序。”主任重复道,学生们在各自的小笔记本里的这个字下面画一道杠子。
一个卵子形成一个胚胎,一个成人,这是常规。但是一个经过波坎诺夫斯基程序处理的卵子会萌蘖、增生、分裂,形成八至九十六个胚芽,每个胚芽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胚胎,每一个胚胎成长为一个完整的成人。以前一个受精卵只能生成一个人,现在能生成九十六个人。这就叫进步。
“从根本上讲,”主任下结论道,“‘波坎诺夫斯基化程序’包含了一系列对发展的抑制——我们制止卵子正常发育生长。而出人意外的是,卵子的反应却是:萌蘖。”
第三本:《发条女孩》
作者:保罗·巴奇加卢皮
简介:
近未来的世界,石化资源近于枯竭,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分崩离析,人类社会进入了严酷的后石化时代。在这个时代,生物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为庞大的粮食公司、种子公司所垄断。凭借它们掌握的基因修改技术,这些跨国集团获得了超越政府和国家的权力。在此之后,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和无止境的贪婪又让这些所谓卡路里巨头肆意滥用手中的技术。结果就是,基因修改生物几乎破坏了全世界的生态系统。
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泰国。由于偏僻的地理环境,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得以保持其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侥幸逃过了灭国的劫难。王室和政府仍能维持统治,而且貌似强硬,以此抗衡对此地生物资源垂涎欲滴的跨国公司。政府与公司、公司与公司、国民与外来难民,几方勉强形成了脆弱的平衡。
谁都没有想到,打破平衡的竟然是一个沦为玩物的基因修改人。这个“发条女孩”加上一个野心勃勃的大班、一个忍辱负重的难民、一个来历可疑的执法官员,在这个国家掀起了惊涛骇浪。
入坑指南:
“抬!”随着浩森一声喊,蓬、努、库瑞特、神田四人靠到破碎的转轴上,仿佛从巨人血肉中拔刺一样,将转轴拔起,好腾出空间让女孩迈到下面去查看损坏情况。
“我看不见!”女孩喊道。
蓬和努紧绷着肌肉,尽力不让转轴复位。浩森跪下,将手电筒递给已下入洞中的女孩,女孩接过LED手电筒时,手指擦到了浩森的手指,然后,就走进了下方的黑暗中。
“手电筒可比她值钱多了!”浩森想,“但愿在她上来之前,他们能支持住,别失手让转轴复了位。”
“怎么样?”一分钟后,浩森朝底下喊道,“裂了吗?”
底下没有任何回音,但愿她别卡在哪处机器上了。浩森换了个蹲坐的姿势,等着迈完成检查。放眼望去,工厂一片忙乱,工人们正努力将一切恢复原状;工会工人拥至巨象尸体处,挥舞着亮晃晃的大砍刀和1.2米长的骨锯,处理着山一般的象肉,满手鲜红。象皮被剥了开来,露出夹杂着脂肪的血肉,血液从象尸上源源不断地流出。
见此情景,浩森不由打了个冷战,他想起另一起流血事件,他的部族人也是这么遭肢解的,他想起那灾后的残败的工厂,好端端的仓库就那么毁了,好端端的人就那么没了。这一切让他不禁想起以前的事。“绿头带”带着大砍刀出现,然后自己的仓库就被焚烧成灰烬。黄麻纤维、酸豆以及扭簧,全都付之一炬,化作几缕烟,那砍刀光滑的刀刃泛着寒光。浩森移开视线,强迫自己控制不断闪现的回忆,努力呼吸。
一听说损失了一头工会的象,巨象工会立刻派了一队专业屠夫过来。浩森让他们把巨象的尸体拉到外面的街上肢解,好腾出地方让自己的工人修复能源链,但工会的人不同意。所以工厂不仅闹哄哄地进行着各种作业和清理工作,而且苍蝇漫天,充斥着越来越难闻的尸臭。
象尸仿佛一片深邃的红色肉海,骨头渐渐地露出来,像是一截截珊瑚从海中浮出。血流出尸体,好像一条条溪流,哗哗地朝泄洪口和曼谷燃煤防洪泵流去。浩森苦涩地看着流走的血,这头象的血有数升之多。奔腾流走的不是血,而是无数的卡路里。屠夫的动作很快,但要把巨象肢解完也得花大半个晚上。
“她检查好了没?”蓬喘气道。浩森将注意力收回,专注于眼前的问题。蓬、努等人正拼命支撑着转轴的重量。浩森再次向洞里喊道:“迈,你看到了什么?”
她的声音传到地上时嗡嗡的,听不清楚。
“上来吧!”说完,浩森又在洞口蹲坐着,然后将脸上的汗水抹去。此时,工厂比米锅还热,工人们早已将所有巨象赶回栏内,工厂生产线没了动力源,无法运转,曲柄风扇也无法运行,建筑里的空气自然不得流通,还夹杂着尸臭般湿热的气味,仿佛一张毯子,将他们紧紧裹起。这简直让人跟待在曼谷空堤的屠宰场一样难受!浩森抑制住作呕的冲动。
工会的屠夫们忽然一声大喊,切开了巨象的腹部,肠子涌了出来。粪肥王的人突然拥进了乱糟糟的工厂,将肠子铲到手推车中。他们都是收集内脏的人,这肠子可是天降的卡路里!由于没受到污染,这些内脏很可能成为粪肥王外缘农场的猪饲料,或成为黄卡人的食物储备。粪肥王可是庇护着许多马来亚华人难民!他们住在扩张时代遗留的高塔中,那是一个闷热无比的地方。而猪和黄卡人都不吃的东西,则会被丢到城市的甲烷堆肥池里,与每日收集的果皮、粪便一起持续烘烤,制成堆肥和燃气,而甲烷燃烧发出的绿光可用于城市道路照明,当然,这些甲烷气是当局批准燃烧的。
浩森摸着幸运痣,陷入沉思。粪肥甲烷发电真是典型的垄断行业!粪肥王的势力遍布曼谷各个角落,他竟然还没当选为首相,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粪肥王,这位教父中的教父,泰国影响力最大也最伟大的“神”,想要什么肯定就有什么。
“但我想要给他的东西,他会想要吗?”浩森思考着,“他能不能明白这是个绝妙的商机呢?”
迈的声音终于从洞底传上来,打断了浩森的沉思。“裂了!”她喊道。不一会儿,她艰难地爬出洞口,大汗淋漓,浑身都是灰土。努、蓬等人松开麻绳,转轴轰然复位,惹得地板都震了震。听到声响,迈向身后瞥了一眼。浩森觉得自己看到了迈脸上的一丝恐惧——迈意识到转轴有可能让她粉身碎骨,但这眼神来得快去得也快,她真是个坚强的孩子。
“嗯?”浩森问,“然后呢?是核心裂了吗?”
“是的,先生。我能够把手伸到裂缝里,有这么深。”她比画着,指着将近腕部的地方给他看,“还有一处在很远的另一边,也一样。”
“他妈的。”浩森用汉语咒骂道,虽然没感到惊讶,仍然动了怒,问道,“传动链装置呢?”
她摇摇头:“我能看到的连接环都弯了。”
浩森点头:“让林、莱克和传……”
“传已经死了。”她指了指地上的一摊污迹,那是巨象踩死两个工人时留下的。
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大家有好意见一定评论告诉阿橘~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