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中餐饭店排名前十(巴州区好吃的餐饮)

也许是因为一直生活在青山绿水的四川,对自然风光便少了许多欲望;也许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对在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过往便更加充加了好奇;也许是职业使然,对祖国乃至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有了更多的关注。这是我的诉求。老公的诉求,是要去到最贫困的地方,看看我们生活的时代的贫富差距,看看扶贫工作开展的效果,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

一份好奇,一份责任感,在走了祖国很多地方以后,我们选择了此行的,川北。

阆中给我们的是明清时代,广元给我们的是盛唐华章,巴中与通江给我们的红色记忆。

此行,给予我足够意外惊喜的,一是厘清了阆中之于清初四川的意义~~阆中竟然在顺治年间作了大清时四川19年的省府,二是勾引起了对于近代历史、尤其是抗战及内战历史的兴趣,三是获知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存在以及通江作为川陕省省府的事实。

所以,当老杨知道我到了巴中,问:去诺水河不?去光雾山不?我尽曰:不去。我只看历史遗迹,看红区记忆。

年少的时候,只懂得满足视听与口腹,所以对自然风光意兴盎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周而复始的美景看得乏了,才开始自外而内来审视自己,审视人类,审视历史,而对过往产生浓厚的兴趣,企图在正史野史之间凭借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获得一些解读;只有满足口腹之欲的吃货本色一直不变,标明自己的生物学特征。

从南面远眺凤凰楼,错综的白楼黄楼形如一对交颈的凤凰,相依相偎又俗乘风飞去,夜晚袭来的时候,站在凤凰山上的凤凰闪耀着,成为利州的地标性建筑。

与凤凰楼隔嘉陵江相望的,是皇泽寺。

巴州区中餐饭店排名前十(巴州区好吃的餐饮)插图

这是一座因女人而兴的寺,其纪念的,是耳熟能详是中华千古一女帝武则天。

出于对男权社会的尊重,大殿里共同供奉着唐高宗与武则天,并称“二圣”。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时期是女权较盛的时代。一是东汉时期,与文景汉武开创的西汉盛世不同的是,东汉多被外戚与宦官弄权,灭掉西汉以一文人身份篡权的王莽是王政君的侄子;二是整个唐朝,从武则天到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韦后、上官婉儿,哪一个是自甘平庸之辈?三是晚清,以慈禧为代表的女权,我曾想若慈禧不死,按她拟定的宪政时间表,也许会把中国带上另外一条路,又何来辛亥革命?

可中国终究是一个男权的社会,无论女人多么有才能,如果你竟然敢反传统反礼教甚至如武皇登上宝座,历史的评说终究是负面的。传统社会宁愿要一个平庸甚至误国的男皇,也容不下一个胸怀天下叱诧风云的奇女子。~~我在看则天的纪念馆时,看到风云一生却只能留下无字悲歌的时候,胸里涌起无限的悲凉。

则天能在广元有纪念寺,是由于据考证,其父曾任利州总督,在任时生则天,所以,广元为则天的出生地。

至于她的历史,在此就不细说亦不评说了。

那夜,我行走在嘉陵江边芦苇荡中的木廊上,头顶半个月亮盈盈照着,江水映着对岸的霓虹摇曳出细碎的光彩。我遥对武皇,心里涌起她的故事,无论历史如何评说,我自留一份敬仰!

直到离开利州,驶上高速路,都还在纠结将去向何处。老公说:去巴中,我要去看看贫困落后的地方。

好吧。既然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方向,那每一个未知的地方,都是前方。

巴中,及所辖的恩阳、南江、通江、平昌,原来通通都从属于达县地区(现达州市),直到1993年建市。

巴中,以及其旗下的所有的区县,于今日之前的我而言,只不过意味着:革命老区。

巴中给了我惊喜。这份惊喜,源于对于历史的尊重。一是在巴中市南的南龛山景区。南龛山,顾名思议,是看佛龛的地方,据说建于唐朝,与皇泽寺里的大佛像同一时代,是四川目前保护得最好的、色彩最鲜的佛龛;可我的的兴趣不在于此,南龛山三大景点,除了佛龛,另外两个分别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将士碑林。

1933年的中国,中共的所建的革命根据地已经呈一定规模,因一直受苏联的领导,被称为“苏区”。

1933年的川东北,红四方面军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这里已经基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川陕省”,省府就建在通江。

关于中华苏维动乱共和国,今天以前,从未知晓,直到在恩阳古镇上看到若干政府机构的旧址,才终于弄明白这段历史,请允许我百度记录在下: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于瑞京(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被迫放弃中央苏区,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同月,组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统一领导中央苏区留守军民的斗争。

1935年5月,中共西北特委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中华苏维埃国家政体演变为联邦制。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抵达陕甘苏区。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变更对外名义称“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12月,中华苏维埃政权改国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宣布迁都延安。

1936年,再度改国号为“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对外继续沿用“中央西北办事处”名义。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22日,正式结束苏维埃国家政权形式,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国工农红军部队相继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参加对日作战。

~~我猜想,俗称“苏区”的共和国最终去掉国家政权形式,应该是源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

巴州区中餐饭店排名前十(巴州区好吃的餐饮)插图1

八十多年过去了,风云变幻中,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某些过往,但历史却以另一种形式记录了下来:恩阳古镇般到处遗留的痕迹,以及由红军后代投资兴建的将士碑林,由红军战友建的全国最大规模的烈士陵园。

我穿行在恩阳古镇的小巷子里,县政府、财政局、交通局等机构应有尽有,我从一栋栋木楼古建筑中穿过,仿佛一觉醒来,穿越到了1933。我穿行在将士碑林那四千多块漆黑的纪念碑前,“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在不远处的落日余晖中默然挺立,碑底是一圈圈烈士的英名,足有近十四万人之多。我穿行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身旁七千多块洁白的大理石无名墓碑静静站立,横平坚直、寂静无声,如同七千名战士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我突然涌起“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悲壮。

直到夕阳西下,我满怀惆怅从八十年前的过往回到过往,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些墓碑前的一个个本来应该青春洋溢的姓名。我记得,那些姓名背后的生卒年里,年龄最幼的,仅仅11岁。

南江穿越年轻的地级市巴中,沿河建起美丽观光走廊,夜幕降临,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南龛山的将士碑林区纳凉。也许,于更加年轻的他们而言,那些曾经浴血的时代仅仅只是一个传说,我们所要面对的,只不过夜晚过去以后新的一天工作日而已。

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充饥的时代早已过去,掺杂若干粗粮以解饥、三年不知肉味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从一开始就看得到结束的计划经济时代也已逝去。二十一世纪是快餐时代,每个人顶着新时代不同的压力面对每一个睁开眼的日子。

我从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拉回思绪,出租车已经停在“筷乐老家”门前。

这是巴州区排名第二的中餐馆。因为午餐而爱上这里,再度造访。

店堂并不大,占过不过两三百平,开放式厨房一览无余,木屋的二楼有雅间,我们中午便坐的二楼走廊的加座,因为实在客满。人声鼎沸间服务员们楼上楼下跑着,厨间传菜员背着小蜜蜂大声叫着服务员来上菜。无论大厨还是服务员,年少者极少,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大婶大叔。

午间,我们候菜时,旁边包间里客去人散,三四位大姐拎着抹布潲桶开始收拾,若干只动了一点点甚至还没有动的菜就呼啦啦地倒进了桶里,其中便有我们刚刚点的两道菜。我突然想起那段我未曾经历的岁月,那个时代,父亲因为饥荒而远走他乡。如若那个时代已故的灾民们泉下有知,看到今天这场面,该有多么心痛!

热情的小妹把我们领到终于空出来的席位前,大姐拿来精美的菜单,热情地招呼着:呵,是你们,你们中午来过!顺便指指楼上,说,你们中午坐的那里!

巴州区中餐饭店排名前十(巴州区好吃的餐饮)插图2

我翻来翻去,两个人的菜实在不好点。份量实在太大,不敢点多了,又每样都想尝尝。问大姐:这份菜,是什么味?大姐抱歉地说:这个,我不晓得哇,我也没吃过!~~然后,带了我到另一桌,让我看看桌上的菜:喏,就是那个。

我突然又涌起中午大姐们一大盘一大盘倒掉菜的情形。

这是和平年代。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每天计划着去哪里玩去哪里吃,挥霍着职业给我们的馈赠;我们,还有更多的人,点了若干菜,一掷千金的派头,任由不心怡的菜品剩在那里被倒掉;那些大姐们,比我们年长着一二十岁,跑前跑后地忙着,却从未吃过自己服务的餐厅的菜品。

夜已深。这一路行来,我却语无伦次。内心里杂陈了太多的东西,欲说还休。

让自己活得更加地清醒,也许也就更加的痛苦。当我们知晓了更多的真相、通晓了更多的道理以后,也许才会真正体会到郑板桥的那句“难得糊涂”。

而这一路且行且思对于内心的洗涤,洗尽尘埃以后而知取舍,无所谓取舍以后的四大皆空,也许,才是旅行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