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113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现在,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好上手,也是最通俗易懂的医疗投资课程来了。课程梳理了医疗庞大的体系,并拆解为15个细分赛道,再逐一剖析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让你从此掌握医疗投资方法,对各个赛道的投资逻辑了然于心,抓紧机会学习哟。
细数各行各业,不论他大还是小,我们几乎都看不到有一家公司等于一个行业的局面,即便成熟如牛奶、家电,也是双寡头格局,且双寡头之外,还给其他小弟留下了大量市场,更不要提饮料、啤酒这种多强争霸的行业了。
可有一个行业例外,在这个行业里,龙头占据市场份额约90%,换句话说就是,这家企业的发展,几乎可以视作整个行业的发展。
大家猜猜看,这个企业是谁,哪个行业这么奇葩?
答案就是,预调酒的百润股份。
要知道,预调酒的市场空间不算小,如此市占率简直不像真实的商业世界里出现的,倒更像是奇迹!
高速增长的预制酒行业
说起百润股份,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说起RIO,基本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RIO属于预调酒,简单说也就是用如朗姆、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洋酒做为基酒,再往里面加各种如橙、柠檬、苹果等果汁/汽水等调配成的酒饮料,度数不高,味道比普通的酒好,喝起来也方便,因此很受年轻人的喜欢。
以所长为例,所长平时是不喝酒的,但也不介意在某些场景喝这种预调酒,酸酸甜甜还有那么点度数,单就味道而言,难道不比苦不拉几以及咽不下去的啤酒、白酒好?
因此,除去因资本强行介入行业无序扩张的2014、2015年异常增长乃至后几年回落外,整个预调酒的行业规模一直在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增长。
这个行业之所以能存在且不断增长,所长认为,他的核心就在于,把酒吧里的鸡尾酒给工业化了。
想想看,RIO的那些易拉罐/玻璃罐酒,他的本质是不是就是酒吧里的鸡尾酒?
不过,即便预调酒发展多年,在国内,还仍是个小众市场,和主流的白酒、啤酒甚至同是舶来品的葡萄酒都完全没得比。那么,未来我国预调酒行业的市场空间该如何测算呢?
或许文化背景相似的日本可以做一个参考。即便日本面临老龄化、经济停滞,可预调酒行业依然保持了连续14年的稳定增长,截止2021年,整个日本的预调酒销量为 165 万千升左右。
而我国,人口是日本10倍还多,国内2021年的预制酒销量也就20万千升左右,不说多了,咱们就按日本国内人均预制酒销量的一半计算,国内的预制酒市场也至少还有7、8倍的增长空间。
这充分说明,我国预制酒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未来大有可为。
寡头是如何炼成的?
在知道的行业的光明前景之后,我们就会迎来如下几个问题,那便是:百润是如何在这个颇具前景的行业中成为市占率近90%的绝对寡头的?以及,他的寡头地位可以保持么?
在2012年,国内预制酒行业刚开始时,天下还是百加得的,冰锐就是百加得旗下的品牌。
可惜,不作死就不会死,2013年的时候,百加得管理混乱,这让百润抓住了机会,快速抢占市场,一方面签下周迅当代言人,各种赞助热门综艺、电视剧打响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又推出经销商激励政策,没多久,市占率就反超百润,坐上了行业老大的位置。
一个典型的,趁你病要你病。
但百润广告打得厉害,市场教育也做得厉害,可自己产能却跟不上,这导致渠道严重缺货,不得不找了一大堆代工厂帮忙生产,这让不少渠道商囤了大量消耗不了的货。而且正是因为正品缺过一阵子货,赝品就趁机跑出来了,根据百润自己的不完全统计,那时候市场上出现了近200 个名字极其相似的山寨货,如“RID””RIQ”等。
此外,在百润的财富效应激烈下,不少白酒、啤酒企业下场,甚至也出现大量创业者进军该行业。行业无序扩张下,产品又同质化严重, 且假货横行,频出质量问题,上过当的消费者对行业好感度不断下降,便出现了前文图片所呈现的,行业在2015年达到巅峰,2016即出现断崖式下跌,2018年达到冰点的情况。
在假货盛行,行业竞争加剧,自建产能跟不上的情况下,百润在干啥呢?
我们先不说百润先说说他的同行,他的同行很多本就是看到他赚钱了半路出家杀进来得更多则干脆是山寨碰瓷的,被风刮进来,风不在了,要么就落地摔死了要么作为幸存者主动退出了。
那段时间,资本市场甚至觉得,预制酒是个伪需求,是舶来品,不符合国内人民的需求,百润的市值也跟着行业极具萎缩,连跌三年。
不过,虽然同行纷纷退出、市场也不看好,但百润却认识到这个市场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他比起白酒、啤酒而言,社交属性更少,消费属性更多,因此,传统酒水的渠道运作方式以及宣传方式不能照搬,需要另辟蹊径。
在这个期间,公司苦练内功,首先,积极募资扩产,在行业极具萎缩的2016-2017,公司反同行而行之,积极进行产能扩建,截止2021年,公司已经拥有自建产能6600万箱。要知道,2015年,公司曾经的巅峰时期,一年销量2000万箱,其中有70%多产能都是外包的。
第二,公司积极进行渠道改革,一改传统酒水的渠道运作方式,积极拥抱电商等新渠道,向饮料的渠道运作靠拢。截止2021年,数字零售渠道已经实现了整体营收的25%。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那便是不断推陈出新,真的就像饮料那样,不断地开发新场景、新口味、新包装,根据酒精含量差异推不同的系列,并且与时俱进的换代言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对食品饮料口味发展趋势有一套自己的研究体系,并成功打通基础研究、调香及应用、预调鸡尾酒研发、烈酒研发等各板块研发通道,进行了上至香精香料、基酒、下到终端消费者的接触全产业链布局。
2021年,百润实现营收入25.9 亿、同比+34.7%;归母净利润 6.7 亿,同比+24.4%,今年前三季度因为疫情反复叠加上游原料大涨,使得业绩略受影响,营收同比下滑14.07%、净利润同比下滑45.85%,但短期反复不改公司长期向上的发展趋势。
最后
RIO产品上市至今已近20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百润于2014、2020年两次凭一己之力引领行业进步,至今已然成了预制酒的代名词。
消费者已经形成了RIO=预制酒的概念,就好比消费者买功能性饮料会直接想买红牛而非“我要喝功能性饮料”;买辣条会直接想我想吃卫龙而非“我要吃辣条”,品牌和品类高度挂钩,这是非常重要的先发优势。
有这样的优势在,只要整个预调酒行业像所长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发展,百润股份则必定会从中分到最大的蛋糕。
最后,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价值事务所团队新鲜出炉的《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的投资类书籍,完全基于投资新手的视角,专门挑新手必定会遇到的困惑进行内容展开。书里将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估值分析等,进行大量的精简,梳理成一个一个的分析框架,这样小白也可以很简单地跟着参照分析,就像练钢笔字时跟着描红一样。
小白看完书后,也可以学着自己做公司分析,而不是一看就会,一学就废。想要自己学会公司分析,学会做价值投资的朋友,一定要买一本好好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