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县隶属于拉萨市,位于西藏腹地、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90°72′82″,北纬29°36′05″,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曲水县矿产资源主要有刚玉、石灰岩、花岗岩、泥炭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曲水县面积168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1],辖1个镇,5个乡。境内有雄色寺、桃花村等景点,曾荣获“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2]称号。
2018年10月,曲水县脱贫摘帽。
地理位置
曲水县地处西藏中部、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90°72′82″,北纬29°36′05″。
地形地貌
地形
尼木县—曲水县地势
曲水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低平。念青唐古拉山的一条去脉逶迤北部,南坡蜿蜒长达5-20公里的7条山溪,辗转汇入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山沟从高入低,由窄入宽,形成大小不等的冲积扇坡地。谷地最低海拔3501米,山峰最高海拔5895米。
地貌
整个地形东、西部稍高,中部的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较低。念青唐古拉山的一条山脉逶迤北部。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6]
气候
曲水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日夜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短,年无霜期150天,年降水量441.9毫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冰雹、山洪、泥石流、干旱、风沙、病虫害等。[4]
水文
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流经曲水县。
拉萨河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里彭措拉孔马沟,流经那曲、当雄、林周、墨竹工卡、达孜、城关、堆龙德庆,至曲水县,是雅鲁藏布江中游一条较大的支流,全长495.2公里,流域面积31.76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28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0立方米/秒,年平区流量287.4立方米/秒;海拔高度由源头5500米到河口358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植物资源
曲水县有贝母、虫草、黄莲、党参、雪莲花、红景天等数十种。
生物资源
曲水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岩羊、野鸡、獐子、金钱豹、狗熊、鹿及虫草、贝母、党参等。山鸡、黄鸭、灰鸭、雪鸡、天鹅、黑颈鹤、狼、狐狸。[7]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刚玉、石灰岩、花岗岩、泥炭等。
非金属矿:刚玉、石灰岩、花岗岩、草炭等。
金属矿有:铜矿、钼矿等。
水资源
曲水县有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主要河流。曲水河、南木河在境内汇入拉萨河,色普河汇入雅鲁藏布江,境内念青唐古拉山的南坡形成5—20公里的7条山溪,汇入拉萨河及雅鲁藏布江,曲水县境内还有许多泉水出露。有14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80千瓦,年发电400万千瓦时。
雄色寺
雄色寺位于曲水县才纳乡尼布热堆村,拉萨河南岸半山腰处,海拔4100多米。拉贡公路(机场公路)可直达。距离首府拉萨市约43公里,距县城44公里。公元1181年由色尼多旦创建,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内主供莲花生佛,是曲水县仅存有活佛的寺庙,现活佛为旦增晋美多吉,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尼姑寺之一。1984年修复开放,建筑保存完好。[12]
桃花村
曲水旅游景点(2)
桃花村位于曲水县县城以西30公里处,因盛产桃花而得名。全村地处深山峡谷之间,因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气候适宜,景色优美的山谷湿润舒适型小环境。
每年三月,桃花村满山遍野开满桃花,与雅鲁藏布江奔腾之势相互辉映,风景优美,气势磅礴,吸引了过往路人的游览兴致,参观游客络绎不绝。
目前该村植被覆盖率达到30%,灌木林2万余亩,品种繁多,主要有北京杨、长蕊柳、新疆杨、藏青杨、高山地柏、沙生愧、等树木种类,风景秀丽,自然旅游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