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也可以是这样的京阿尼,聊《甘城光辉游乐园》
【2021年10月5日观影笔记】
首先且最重要的是,b站的这个版本有不少福利场景被移除,由于尺度相当大,所以不能上图。
一口气刷完这部14集的老番剧,我被无尽的惆怅感和空虚感环绕。这真的是京阿尼的作品?
这不定期的福利场面,诚意满满的诱惑,曾一度让【千斗五十铃】有了千本五十铃的爱称。而且,这居然还是一部2014年的作品?
【1】关于剧本与人物的研究
《甘城光辉游乐园》是一部典型的“限定时间内拯救某个世界”的剧本设计。由于这类作品的答案是已知的,于是,观众更在乎的还是“拯救的方法”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
整个故事从开篇到进入主线极为紧凑,甚至没有什么世界观的说明。通过女主角从【绝对领域】“提”出一把巨枪——虽然让人觉得不对,但这好像也没啥不对——就已经直接告诉男主和观众,这个世界“不正常”,后续再出现各种“魔物”也就顺理成章。
这里很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要用女主角来进行“世界观的暗示”?原因也比较简单,在各种若有似无的福利场景加持下,长得好看、身材一流、如瀑长发、诱人白丝、兼具暴力与温婉、外表成熟内心纯真,等元素的叠加会让观众对主角产生好感,而这种好感其实会降低“世界观铺陈不多”引发的入戏感不深。
简言之,这种女主角引导有两个好处,第一,观众想多看女主角,自然会浸入“异世界”,观众若因对女主角了解不多,想要进一步了解后续剧情,势必会好奇这个世界的架构;第二,世界观的展示是随着后续剧情展开,观众对这个“异世界”愈加熟悉,会对女主角产生更多情绪。
千斗五十铃这个角色塑造得相当丰满,不管是身材上还是性格上,属于那种很难让人心生厌恶的款。但是,【可儿江西也】作为男主角在【动画】中的形象张力明显不够,严格来说是故事中的“冲突“太少,让【可儿江西也】显得比较平淡,过去曾是人气童星”这个设定在动画中完全没有呈现。这种平淡感让我总觉得他像是工具人。
对比起来,像”四大元素妖精“(尤其是一直飘忽不定、各种少根筋的风之妖精席尔菲)与三大吉祥物在番剧中的表现力更足。
以”四大元素妖精“的“一张合照”看,风之妖精就是那种“傻敷敷”的感觉,火之妖精有点大姐头的暴戾感,土之妖精显得比较憨憨,水之妖精则相对比较愿意动脑筋——显得比较水灵。
既然《甘城光辉游乐园》采用的是“限定时间内拯救某个世界”的剧本设计思路,那么,这种剧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频繁拯救——因为“世界得救、故事就要结束”。
这里我想到的是《龙珠》,《龙珠》最早是准备在打败比克大魔王时就结束的,然而漫画实在太有魅力,出版社就让鸟山明继续画,接着,战斗舞台就从地球转入太空,甚至包括神界,拯救的对象也从地球拓展到地球+娜美克星+神界,等打完魔人布欧,这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故事的确已经到“拓展极限”了,也是不得不收。
与之类似的还有最近热度极高的《黑客帝国4》,其实《黑客帝国1-3》已经是一个完美闭环,如果还非要整出个《黑客帝国4-6》,那无疑是世界线重启,再次拯救“全世界”。
但是,《甘城光辉游乐园》不是《龙珠》或者《黑客帝国》这种热血战斗故事,主角团拯救游乐园一次,那是真不错,如果还要拯救第2次,剧情上的重复度就必然影响剧本(故事)质量。
《甘城光辉游乐园》只有第1季,问题除了生不逢时(后面会聊),核心问题就是无法做到“有质量的拯救升级”,《RE:0》的每次重启都算是“有质量的拯救升级”,于是,《RE:0》的成功更有参考性。
同时,作者【贺东招二】之前有部作品名为《全金属狂潮》,由于设计格局相对大,可以制造出的冲突多,故事的延展性就要比《甘城光辉游乐园》高出很多。
当然,【贺东招二】并不是不知道《甘城光辉游乐园》存在的问题,整个故事中就有大量的“反转”(出乎意料),比如:
三大吉祥物各有自己的故事(松松饼是公主的舅舅,以前当过兵;马卡龙曾是松松饼的部下,目前已与前妻离婚,正在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堤拉米是个外表可爱内心奔放的LSP);拯救游乐园的“最后三人”【竟然】是之前反复出现的对女人抱有“极端情绪”的“三个小鬼”;作为“反派”的竞标经理,原来就是对公主下诅咒的魔法师。
其实像这些设计,有点“要素过多”——频繁出现会大大降低动画的故事性。《素晴》动画并没有过多讲述主线剧情,人物设计并不复杂,依旧可以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于是,这还是很核心的一点,故事性是第一位的,否则会影响故事的可视化和延展性。
【2】关于轻小说、漫画和周边的研究
我原本想找《甘城光辉游乐园》的轻小说、漫画来看一看,但似乎由于年代和(我的技术能力)等原因,只能找到零星内容。
不得不说,这部《甘城光辉游乐园》的原作漫画质量是真的高。单看第一季动画的综合质量,其实也不差,但这部作品总体来说还算比较冷。至于原因,我给出的一个解释会是,2014年那时的动画质量都挺高,以至于《甘城光辉游乐园》这样的作品反倒是“显得没有特色”。
如果这部《甘城光辉游乐园》是2021年10月新番,搁在如今这个“异世界穿越”番剧多到让人无语且质量持续下滑的当下,我是有信心说它能吊打80%的同期同类新番的。
另外,让人颇感遗憾的是,由于《甘城光辉游乐园》并不算大热,角色周边和COS也不算多见。同样的,如果该作是在2021年出品,且不说【千斗五十铃】这种形象极具辨识度的,像其他女性角色(譬如四大元素妖精)和乐园三大吉祥物,做成不同类型的手办或者毛绒玩具,只要价格不是过分圈钱,都是有不少受众愿意消费的。
从2021年的时间点,回看2014年到2021年这7年日本番剧的综合质量,我认为真的是在逐年下滑。我们之所以感觉还好,是因为日本产业链上动画制作(只说画面)、声优、音乐、声效、品宣等都依旧优秀,即使故事(剧本)差一点,其他方面都能弥补——成本较低的就是人物做的色气一些,福利场面稍多一些。
但是,日本动画这几年的确很难挑出让人觉得“哇!”的好故事——注意,不是没有,而是少。2021年新出的《平家物语》算是极为难得。
能给动画提供剧本的途径有三种:漫画、轻小说和原创。
如今,日本最火的轻小说同质化严重——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么多“异世界穿越”动画的原因;漫画方面,原创一部新作且爆火的也不多,如今我们常见的以轻小说改成漫画的较多;至于原创剧本,其质量下降我认为是产业人才稀缺,《奇巧计程车》的制作团队本不是专业动画制作,而是拍电视剧的,有点跨行试水的意思。
从这个侧面推测,日本动画产业的专业编剧应该是没有往年多,厉害的编剧(说书人)也不太愿意涉足动画产业——可能还是报酬太低,单论编剧薪酬,给电视剧或电影的回报率必然更高。
如果有动画公司考虑请影视剧编剧给动画编剧(尤其是原创动画),可能该作品的叙事方面会有很大提升。不过,动画公司是否愿意投入这样的成本就难说了。
【3】由日本动画产业式微引发的联想
《甘城光辉游乐园》的高质量让人再一次意识到,全方位的高质量作品是能抵御时间的侵袭。但如果日本动画产业综合回报率持续走低——尤其因为疫情的延后效应——愿意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人必然会逐年减少。
日本动画产业的式微是必然,且是个极为缓慢的过程。不过,并不是没什么解决办法。事实上,我一直觉得动画制作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好能通过大规模合并来减少运营成本。当然,如果动画公司能找到【CY】这种不差钱的现金奶牛做靠山,也是一种【选择】。
同时,我对国内动画产业依旧持谨慎乐观态度,不少动画人才会就职在高薪且稳定的游戏行业,而且,随着国内手游出海战略的成功,高薪招揽顶尖人才必然会让新人更愿意投身游戏领域。于是,老人和新人都去了游戏领域,又有多少人能留给国内动画产业呢?
另外,编剧人才的稀缺也是国创作品必然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当然,这里就不方便以公开文字形式进行细聊。
只能借用不少电影剧本教材里常出现的思路,那就是——
编剧想编出好故事,前提是具备对生活的敏感观察力,而这种观察力是建立在对生活冷暖酸辣的深度体验上,生活在锦衣玉食中的人是写不出极端贫困线上人的生活场景,同样的,非权贵大家自然也无法描述社会顶层有怎样的糜烂。纯粹的空想只能渲染出一种纯粹的无聊。
最后,还是格外推荐闲来无事的你、对当前番剧质量表示愤慨的你、希望看一群风情万种小姐姐的你,抽空不妨看看这部值得一口气刷完的《甘城光辉游乐园》!
在拥有喜悦之余,还会猛然意识到——京阿尼!原来你还可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