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姆特的主动式负载平衡器(多服务器负载均衡)

斯姆特的主动式负载平衡器(多服务器负载均衡)插图

文/Rick Helfenbein

老实说,如果美国现在的零售供给不依赖中国,那其消费导向型经济将会陷入很大的麻烦,因为越南已经被新冠病毒搞垮了。美国这个季节的消费品可能会变得稀缺,价格肯定会上涨。与此同时,来自亚洲的进口产品也在受到美国政府的打击——其不仅在入境口岸针对中国,还打算出台新的法律来干预贸易。

专家们说,美国GDP的三分之二都与消费者支出有关,但如果第四季度以及之后美国的货架上没有任何商品怎么办?如果销售价格飞涨怎么办?美国对中国的施压是不是太过了?

新冠病毒的德尔塔变种毒株,加上各种自我造成的贸易伤害,这些都改变了美国对消费品的进口行为。去年,中国除了降低出口价格以抵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关税,还降低了商品价格以从其它因新冠而被封锁的生产国夺取市场份额。今年早些时候,当美国经济反弹时,中国便提高了商品价格,因为其意识到特朗普的关税对需求几乎没有影响,而且原材料成本也在上升。另外,人民币对美元也升值了约7%。

一开始,特朗普发起了对华贸易战,希望以此改变双方之间的贸易逆差,并放缓来自中国的商品进口。但新总统拜登决定保持关税不变,而美国海关则开始在边境扣押一些中国商品。除了这些,美国国会没有延长GSP待遇(普惠制),这大大提高了非中国商品的进口成本,同时国会还准备制定更严厉的针对中国的法律。在每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分析师们都在追问企业领导人关于公司产品来源多样化的计划,但许多公司发现这个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尤其是在普惠制尚未更新的情况下。一些公司确实将大量生产活动转移到了越南,但随着越南新冠疫情的失控,这些公司的日常经营正面临重大挑战。

如今,中国约有76%的人口接种了疫苗,而越南只有12%左右,这对越南和美国的零售业都不利。以服装采购为例,美国零售时装有97%是进口的,3%是国产的,而进口部分由中国和越南控制着制造基地。在过去的三年里,两国在美国中小企业市场中的合计份额分别是:2019年52.16%,2020年52.97%,2021年52.72%。

随着越南经济受损,中国的供应链开始了满负荷运转,时装采购团队除了提高价格和减少交货外别无选择。这种行为最终将对年底的节假日销售季产生冲击。

中美之间的矛盾都是政治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要与商业联系在一起?政治问题不能在谈判桌上解决,商业问题不能在WTO中解决吗?显然,美国政府认为,目前商业和政治是相连的。

经济学家们对特朗普针对中国的措施感到恼火,因为他未能在贸易逆差的问题上创造平衡,而历史学家则指出,美国的做法其实对自己的伤害要大于对中国的伤害。消费者价格已经上升到新高度,这意味着通胀正变得严重。

无论如何,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而这种情况需要在演变为冷战之前缓和下来。对商家来说,其需要货架上有足够的商品来支撑美国经济,而符合当今的安全和可持续性标准的商品则越来越难找到。除中国以外的其它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比如缅甸有政变,埃塞俄比亚爆发了内战,海地出现了地震,孟加拉国和越南正在抗击新冠。美国零售业需要中国这个商业伙伴,但美国政府正在把其从身边推开。

1930年6月初,胡佛总统收到了一封由1,000多名经济学家联合签名的信件,该信件敦促他否决《斯穆特-霍利法案》。结果,胡佛还是在1930年6月17日签署了该法案。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的开端,胡佛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之一。虽然《斯姆特-霍利法案》并没有造成大萧条,但被认为是加剧了大萧条。关税的运用在政客中很流行,其想法是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美国国内的产业。《斯姆特-霍利法案》通过后,其它国家也开始加收关税以作为反击,美国的出口总额则在三年内从70亿美元下降到24亿美元。同样,当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收关税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在三年内从1,300亿美元下降到了1,060亿美元。

中国目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伙伴,这是事实。中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拥有世界第一大的购买力。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曾说过:“对于一个管理不善的国家,第一灵丹妙药是通胀,第二灵丹妙药是战争。两者都带来了暂时的繁荣,以及永久性的破坏,但两者都是政治和经济机会主义者的避难所。”

是时候重新思考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新方向了。

Rick Helfenbein是福布斯撰稿人,其观点仅代表其个人立场。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