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曝光于央视的“毒玩具”,你现在还在给孩子玩吗?
这些看似有趣好玩的玩具,竟然会让孩子陷入失明、甚至中毒身亡的危机。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10种“危险玩具”,提醒家长们在选购玩具时务必谨慎。
第一种 洗澡鸭
谁能想到,每个家中都有的洗澡鸭,居然也会成为危险的玩具?表面上看起来呆萌可爱的小鸭子,内部却隐藏着“杀机”。
据一位美国母亲在网上曝光的信息来看,她的孩子在洗澡后被发现呈现红肿发炎的状态,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蜂窝织炎”!这样的情况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医生表示如果送的在晚一些,孩子将可能永久失去光明。
这位母亲后面发现这一切竟都是洗澡鸭搞的鬼,底部下面有个出气口,这个部分非常容易累积大量细菌在上面,将鸭子放在水里与孩子一起洗澡,孩子的抵抗力弱,这个行为无疑是让孩子与死神共舞。
而且这些洗澡鸭包含的--邻苯二甲酸酯是已经超过了国家的限值标准。
那些不合规的小黄鸭在遇到沐浴乳或热水等油脂性物质时,这些小黄鸭里的增塑剂很容易被释放出来。而这些化学物质对于儿童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都有着一定的危害,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早熟。因此,强烈建议家长们要及时自查,并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些不合规的玩具,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第二种 电动平衡车
近几年,一种非常炫酷的两轮平衡车逐渐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玛莎拉蒂”,但还有许多的家长并不知道这种平衡车存在致残的风险。
这不是危言耸听,网络上随处可见因电动平衡车而受伤的新闻。2019年6月,郑州一名小男孩在车库玩平衡车时,不幸与汽车相撞,最终重伤不治身亡。
山西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小男孩在马路上玩平衡车不小心摔倒,结果平衡车直接带孩子往马路中间跑,仅差几厘米的距离就撞在了车上,这个可以说是与死神擦过肩。
近年来,电动平衡车引发的一系列事故令人胆战心惊,这种车型的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据上海相关部门抽查,近70%的平衡车质量不合格,其中核心部件锂电池的质量问题尤其突出。一旦质量不良的平衡车电池突然断电,车辆就会急停,极易导致骑行者摔伤。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动平衡车没有物理刹车系统,行驶速度过快,易失控,对于小孩子来说更加难以掌控。因此,即使孩子们成功逃过一劫,也可能因此留下永久的身体伤残。
而且这玩意充电的环境温度太高的话,还会引起爆炸的危险。
之前有一个男孩在家里在充电,结果平衡车突然开始冒烟,闪火花没多久就爆炸了,这种平衡车不是小玩具,不建议给年纪较小的孩子购买。
第三种 水晶泥、假水
“史莱姆”近年来也是十分火爆,它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几乎家家的小孩子都有在玩。那么它有什么危害您知道吗?
一些不良商家为追求利益,无视儿童健康,在水晶泥中添加超标硼砂。硼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元素,无论是皮肤接触还是吸入它们所挥发的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误食或接触伤口的话可能会引发中毒。值得注意的是,硼通常被用作杀虫剂,这意味着水晶泥的危害不可小觑。
据报道,广州曾发生两名儿童误用装有水晶泥的杯子喝水结果呕吐不止的事件,万幸的是并未造成生命危险。这再次提醒我们注意市场上存在众多不合格的三无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危害。
第四种 磁力珠
磁力珠还有个别名那就是“夺魂珠”。它是由众多小磁球组合的,较强的磁性可以让它们随意摆弄出各个样子。
这种磁力球本是给成人解压的玩具,但进入国内的市场后,却被转化为儿童玩具。由于色彩鲜艳,不少孩子会误认为它是糖果,这为其误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一旦误食,这些磁力球将会会散落在肠道的不同位置,由于磁力珠的磁性,它们会互相挤压、摩擦,最终可能会导致肠道穿孔甚至窒息。
江苏一名三岁女童不幸吞下了上百颗磁力珠,幸得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呕吐、肚子疼,将其送至医院。检查后医生惊讶地发现,这些磁力珠已经聚集成一团,密密麻麻如同鱼籽,堆积在孩子的肠道内,情况异常危险。
医生指出,如果这些磁力珠散落在肠道不同位置,就会夹住肠壁,导致穿孔,后果不堪设想。幸运的是,这个孩子体内的磁力珠吸附成一大团,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受到上帝青睐。
近河北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名年仅一岁的孩子误食了10颗磁力珠,这些小小的珠子竟然散落在十二指肠和小肠内,最终造成了穿孔并紧紧地吸附在一起。幸好,医生们在紧急手术中将这些磁力珠取出,才让孩子得以幸免于难。
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家长们,不要轻易为孩子购买这种有风险的玩具,并加强对孩子玩具的监管,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第五种 网红氢气球
氢气球现在应该都是可以经常见到的,奇异的造型深的小孩子的喜欢。氢气球与普通的气球不同的是,它不仅颜值高还好玩,它可以飘起来,但美丽的玫瑰都是带刺的。氢气球就像一个定时炸弹,爆炸时你想躲都躲不及。
不久之前,一位小宝宝在客厅玩氢气球,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母亲的吹风机,结果气球瞬间爆炸,即使第一时间躲开了,但还是留下了烧伤。
有一名成年男子,为讨得美人欢心,在电梯里点燃氢气球的绳子,导致数只气球瞬间爆燃,伴随而来的是电梯内5人烧伤。在密闭狭小的电梯空间内,氢气球的爆炸不仅令人惶恐,更是令人束手无策。
因此不建议给孩子玩氢气球,以免发生意外。氢气球的危险系数还是很高的。
第六种 牙签弩
谁能想到,一件看似无害的小玩具——牙签弩,竟有着让人惧怕的危害。2017年6月,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在玩弄牙签弩时,不慎触碰到了发射装置,结果牙签弩直接射入他的左眼,导致他差点失去了双眼的光明。
经过手术的抢救和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孩子的视力最多也就恢复到了0.5,这期间医疗费已经用了五六万块了。
牙签弩,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型玩具,却隐藏着无法想象的危险。因其极易触发,给孩子们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威胁。
第七种 海洋宝宝
又叫水珍珠、水宝宝。90后大伙们应该是相当熟悉了。半透明的小球放在水里,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变大十几倍,变得越大捏起来越软,价格便宜深的小孩的喜欢,但这个其实也并不是安全的。
据报道,曾有一名儿童因误食水宝宝而导致不幸的事件。家长没能及时发现,使得水宝宝在其肠道内不断吸收水分,逐渐增大直径达到三四厘米,最终导致肠道梗阻。孩子的肠壁也最终坏死,令人痛心。
市场上的水宝宝都是三无产品,小球吸水生产时会释放钛、硼、硫等元素。它们对人体都是有危害的,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给孩子造成健康问题。
第八种 荧光棒
荧光棒在演唱会中可是必不可少的神器,炫丽的灯光摇晃起来就很有氛围感。现在也慢慢成为了儿童的玩具,在儿童节的时候更是常见。
通常情况下,荧光棒是无害的。然而,当荧光棒遭到折断或破损时,就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这是因为荧光棒通过弯曲或击打等方式使内部玻璃破裂,引发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荧光棒发光。荧光棒破损漏液的风险也是较高的。建议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以避免潜在的危害。
荧光棒里的荧光物质,是酯类和过氧化物等低毒性成分。一旦荧光棒弯折破损,这些物质可能会泄漏,如果儿童误吸或接触,会导致恶心、头晕、麻木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小孩子因好奇心而拆解荧光棒内部物质,这种隐患更应引起家长的高度关注。
第九种 炸包
生产这个玩意儿的商家,简直就是没有人性!
一款名为"炸包"的玩具,在各地学校都能呢过看见,价格实惠玩起来好像也很有意思,其实其中也存在不小的危险。
"炸包"玩具内部是一个塑料袋,只需手捏即可在短短三秒内迅速膨胀并产生"爆炸"效果。据了解,这种玩具中白色的粉末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然而,校园周边三无产品的工厂多数无法确保炸包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也无法控制其爆炸威力。更有甚者,这些工厂甚至使用工业废酸来生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一旦这个液体溅到了孩子的身上,就会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轻者会引发过敏反应,重者则可能导致烧灼皮肤。儿童通常都缺乏化学知识,不清楚这类产品的危害,只会觉得好玩,无法意识到接触这些物质所带来的后果。因此,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严加防范。
此外,还存在一种极其危险的整蛊玩具,名为“臭包”。一旦被触发,它会散发出令人恶心的臭味。这种玩具十分受孩子们喜爱,但却缺乏基本的生产信息和质量认证,成为了一个绝对的“三无产品”。
臭包爆炸后会产生臭味是因为其中的硫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带有剧毒对人体是百害而无一利。吸入少量高浓度的硫化氢,在短时间内就很有可能去见阎王了,低浓度的则会对呼吸系统、眼睛、以及中枢神经都会造成危害。
如果小孩子长时间接触这个玩具,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小觑的。大量生产这种玩具的商家可以说是没有人性!
第十种 指尖陀螺
这是一枚小陀螺,流线型设计让它可以轻松旋转在手指之间。然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拓宽中小学生市场,竟将其加工成锋利的剑锋,轻轻一旋,便能轻易划破皮肤,这要是个不小心可就出事情了。
曾经有人进行过一项实验:用高速旋转的指尖陀螺去碰灯泡,结果灯泡瞬间瓦碎。接着,又拿来了一个鸡蛋,鸡蛋也是瞬间被干趴。这一实验不仅展示了陀螺旋转的惊人力量,也揭示了指尖陀螺存在的安全隐患。
很多指尖陀螺都是三无产品,增塑剂和铅含量都是严重超标的,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健康威胁。
总而言之,在眼下以利益为先的时代,“毒玩具”一波未平一波起的。对于家长们而言,购买玩具时一定要慎之又慎,选择正规商家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认为本文有用,不妨转发分享给您的家人和朋友,提醒他们避开这10种危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