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的食堂里,有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女工小天团。说她们普通,是因为一下班,她们骑上电动车,融入马路中的人群,你都认不出她们的背影;说她们不普通,是因为一旦进入工作,洗、切、配,抬、搬、运......样样精通。她们恪守工作纪律,谨守操作规范,全力服务于全校1600余名师生的用餐,多年如一日,从无差错。
这样的女工,我们很难想象,她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学习。她们不高的学历,在我们看来,她们也很难有能力去帮助孩子的学习。又因为学历、阅历等的限制,她们甚至讲不出华丽的道理,烹制不出美味的“鸡汤”来激励孩子。然而,今年夏天,女工小天团三喜临门,三个参加高考的孩子,收获了三张大学录取通知书:211学校--北京化工大学,双一流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双高职业学院--浙江经贸学院。
大家一定很好奇:她们到底有什么样的“魔法”,带给了孩子们这样的力量?带着些许探究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孩子,看看他们眼中的妈妈是怎样的?
王震同学独自在家乡贵州求学多年,父母一直在杭州打拼,是一小女工袁琼阿姨的儿子。拿到北京化工大学工科试验班的录取通知书后,他写下了一篇《母亲印象》,一口气读完,感动又震憾。全文不增不减,分享给大家:
“小时候的印象里,母亲是很严厉的,她在我心里竖起的,是猛兽一样的威严。在总爱犯错的年纪,总会受到母亲相当有力的‘关爱’。那时候,更多的是惧怕母亲,也因此和母亲交流并不多。
上了初中,母亲再也没打骂过我,性格开始变得温柔,发丝也开始点上白色。晚自习总是累人,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已然八点多,母亲早已做好饭菜却不动一筷,宁可菜凉也要等我归来一起吃。母亲会询问我的成绩,但母亲更关心我的身体,像大多家庭一样,她也会问我累不累。我们的交流多了起来。
后来我一个人去远方读书,和母亲便见的少了,逢年过节才见上面。她总说她很想念我,说我也不舍得给她打个电话。我渐渐发觉,曾经我惧怕的那个人,如今在远方相当思念我。
母亲是带着童趣的大人。母亲也会高兴地蹦蹦跳,也会学电视里的气功,也会发出小孩总会发出的拟声词,也会笑着和我开玩笑。看着母亲在婆婆面前说说笑笑,才发觉,母亲也还只是个调皮的小女孩。长大对她来说,只是担负起一个责任,但心里的童真和爱,是永不被消磨的。
在母亲这里感受到长大,是以往不论什么都听她的,而现在更多的是她都听我的,她也会尊重我的每一个选择。而我的长大,也像母亲一样,该负担起我的责任了。
母亲已然不是一位角色,是黄河育人,延绵不绝。”
高岩同学拿到中国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母亲秀丽阿姨在朋友圈写下了:“祝贺女儿,她的愿望实现了!”这个独自在千岛湖住校求学姑娘,笔下的妈妈质朴无华:
“我的妈妈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朴素、善良、贤惠。我的妈妈是一个忙碌的人,只要在家她便一刻也不会停歇,打扫家里卫生、洗衣服、烧饭。虽然嘴上总是埋怨很累,但每件事依旧会做的很好。
我的妈妈很会教育孩子,我和妹妹都被她教育地很好,她从小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虽然说她总是说自己没有文化,但却有着教育孩子的大智慧。”
女工吴雪女的女儿,邓宇晴同学,幸运地拿到了心仪已久的双高职业学院--浙江经贸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交来的“母亲答卷”细腻温和:
“时光的淘洗中,始终有一副画面停留在记忆深处,随着光阴流转,愈见清晰。记忆回溯至儿时,在老旧的木门旁,柔和的阳光从门外照射进来,年幼的我趴在妈妈的腿上,妈妈轻轻地哄我入睡,嘴里呢喃着安眠曲。伴随着光阴流逝,记忆驻足至十岁多长身体的时候,坐在餐桌旁,妈妈笑盈盈地从厨房中走来,手里端着一锅营养丰富的鸡汤,放到桌上,掀开锅盖,浓浓的鲜香从汤中传来。唔,妈妈的味道……”
让我们从三个孩子的行文中找一下关键词:严厉、温柔、童趣、尊重、责任、朴素、善良、忙碌、柔和、智慧......
“温柔又善良,严厉而忙碌,尊重与责任。”这就是一小食堂女工小天团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些自然而然但又始终如一的品质,才使得她们“虽然嘴上总是埋怨很累,但每件事依旧会做的很好”。也正是这始终如一的品质和把每件事都做好的工作态度,给孩子们做了最好的榜样,给了他们成长的力量,使他们在应该读书的年纪里,努力拼博,收获满满。“最好的教育是传承。”一小食堂女工小天团完美诠释了这一点。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妈妈和孩子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生活,继续书写各自温和而坚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