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歌曲(春节序曲完整版)

2023年新春将至,年味浓浓同相庆,瑞兔吉祥迎新春。春节不只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辞别旧年、团圆守岁、迎接新年,是这个节日重要的仪式,而这些仪式的背后,是中国人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殷切祝福之情。

过去一段时间曾有人感慨,春节的“年味儿”似乎淡了。而最近几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复兴,人们对春节传统习俗遵守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普遍感受到,“年味儿”越来越浓了。年味是什么?是煎炒烹炸的烟火气,是福字对联的中国红,是团圆喜庆的全家福,是前程似锦的愿景图。“年味儿”深藏在一系列隆重而熟悉的仪式里,蕴含在祖辈们代代流传的过年习俗中。

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守年关,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去拜年!按照民间的说法,春节其实从二十三过小年就已经正式开始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包括置办年货、挂灯笼、倒贴福、过大年、拜年和走亲访友,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年才接近尾声。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送灶王爷上天庭。家家户户都会很自觉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二十四,扫房子”。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鸡”谐音“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是说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腊月二十九,去打酒”,这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大年三十,除夕守岁”,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小时候除夕夜陪着家人们一起熬夜守岁总是熬不到放鞭炮,现在爸妈年龄大了竟然比我先睡去,虽然听不到鞭炮齐鸣的声音,但和家人一起促膝长谈、温馨依旧,便还是那个年味儿。“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就开始拜年和走亲访友,说到这不禁回忆起小时候,吃完饺子之后,着急去外面显示自己过年的新衣服,跟着父母去各家的长辈家磕头拜年,不仅能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口袋里装的花生、瓜子、糖也是满满的,也算是满载而归吧!

每个中国人,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为的就是回家团团圆圆过大年。春节期间,也只有经历过一起备年货、贴春联、拜年、走亲访友,才能感受到满满的温情和浓浓的年味儿,而年味儿就是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