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普法办公室下发《关于通报表扬“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普法办〔2019〕9号),肇庆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七五”普法以来,肇庆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市普法办牵头抓总职能,精心谋划,高位启动,以法治惠民为核心、法治文化为引领,把全民普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打造法治城市特色品牌,全面推进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取得显著成效。在2018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获全省第四名,考评等级为“优秀”,其中法治政府建设排名全省第一。肇庆市法援处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被省戒毒局评为二级现代化文明强制隔离戒毒所。
抓牢组织实施 一盘棋统筹推进
为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在市司法局的推动下,我市高规格架设普法领导机构,成立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及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市普法领导小组,将53个市直主要执法部门和服务主管部门全部纳入普法成员单位,各地各部门层层建立工作机制,为全市普法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此后,先后出台了市“七五”普法规划、普法责任清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健全完善学法用法制度、任职前法律考试等制度,明确年度普法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推动普法任务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高强度督导检查普法责任制实施,推动将普法工作纳入综合绩效、依法治理考评,开展“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抓好各项普法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力促进普法责任的落实。
汇聚各方合力 一股劲联动开展
在“七五”普法进程中,我市压实各级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普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激励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形式,分类施策,自觉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主流媒体自觉落实《关于加强全市媒体公益法治宣传的实施方案》,构建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其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七五”普法中期期间,我市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持续开展“与法同行,共创文明”行动,组织市、县普法成员单位广泛、深入开展公共场所和社区精准普法,累计派出普法志愿者3.2万人(次),开展法治宣传进村(社区)活动5939多场(次),群众参与人数115.4万人(次)。
建立稳定广泛、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普法队伍。配足法治宣传教育专职人员,稳定“普法讲师团、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援律师、普法志愿者”三支普法队伍。2016年以来,全市常态化开展各项普法活动2.1万场(次),共403.2万人(次)参与。
压实普法责任 一创新全面覆盖
2018年1月,肇庆率先组织开展首届全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成为全省第一个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的地市。在市的示范引领下,各县(市、区)全面推开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全市开展的10场评议活动,有25万人次关注并参与。2018年2月,我市司法局作为全省唯一被推荐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谁执法谁普法”示范点候选单位。
聚焦宪法宣传 一主题深度渗透
高标杆建立普法工作制度,之后宪法宣传成为常态。自2017年起,以“12•4”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我市主动延长集中宣传期,率先在全省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月系列活动,得到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新闻眼”等省媒体连续报道。
2018年12月4日,省委依法治省办等单位主办的“弘扬宪法精神 传播法治力量”国家宪法日活动中,我市被省选为全省四个连线地级市之一,与活动现场进行视频连线,进一步向全省展现法治肇庆形象。
推进四项创建 一张网不断延伸
法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宣传法治,我市还注重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和建设,法治阵地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
“七五”普法中期期间全市共有6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村、720个村(社区)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在此基础上,仅2018年就推动全市672个村(社区)申报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97.3%省定贫困村完成省级法治创建,5个基地申报创建省级省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6个单位申报创建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6家企业申报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点击观看我市“七五”普法中期汇报片
编辑:肇庆市司法局新媒体工作小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