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是明代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作,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狻猊就是狮子,故名“狮子林”。
建园最早可以追溯至元至正二年,也就是1342年。天如禅师的弟子在此建寺供奉禅师,初叫“狮子林寺”,后来还改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
明中期,也曾经吸引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参与造园,还绘有《狮子林图》。
后来康熙南巡参观狮子林,题额“狮林寺”,再后来乾隆曾六次游览狮子林。
这亲爷俩,苏州至今有多处他们留下的匾额和御碑。
直至1917年,贝氏家族入主狮子林。
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花80万银元购得狮子林。
贝氏家族在苏州已经扎根经营600余年,贝家在苏州根系庞大,贝润生的族亲堂叔贝理泰参与创办上海银行,其子贝祖诒,则出任过中央银行总裁。
贝祖诒日后有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就是享誉全球的设计大师贝聿铭。
狮子林在贝润生的手里得以重生。
贝润生花费巨资与数年时间,重修楼阁、植树栽花。
甚至请专人前往太湖寻找太湖石,修筑假山石桥,还买下周围的民房宅基并打通狮子林进行整修。
后来,这层层假山、涓涓细流、飞阁廊桥、荷花翠竹就成为了长在贝聿铭心底的少时记忆。
少年时的贝聿铭是在狮子林长大的,狮子林中众多的假山就是贝聿铭少时捉迷藏的所在。
直到17岁赴美留学,贝聿铭才离开狮子林,离开中国。
在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似乎总能发现中式建筑的影子,准确来说是狮子林的影子。
从最早的上海艺术博物馆图纸到在中国的封笔之作苏州博物馆。
从法国卢浮宫金字塔到日本美秀美术馆。
曲径通幽,化繁为简,少时在狮子林中的影子让其在日后职业生涯中愈放愈大,最终以炉火纯青的手法展现给世界。
85岁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候仍然讲到:中式园林包括三个主要元素——水、石和植物。人们习惯在园林里闲庭信步,流连忘返。作为博物馆,我不想让人们游荡在园外,我想把他们留在园中。”
狮子林,是贝聿铭的根,也是贝聿铭建筑创作的基石与源泉所在。
2010年,已93岁的贝聿铭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说:“如果有来生,我很可能是一名园丁。能够设计(狮子林)这样的一座园林,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17岁离开苏州,出走半生的贝聿铭,或许终其一生也没有走出狮子林。
参考资料:
一百年来最荣耀的建筑师,为何是他?——澎湃
昔日上海滩那些“颜料大王”的家族往事——上观新闻
从狮子林走出去的建筑师——贝聿铭——知乎
苏州行,第二篇——狮子林记
20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