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显示,到2020年6月30日,我国内地高校总数共3005所,普通高校仅2740所(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我下载了全国普通高校名单电子数据表,通过筛选功能,找到了标记为民办的普通高校773所。不难看出,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
这份最新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中,有一所民办高校的名字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西湖大学。不知道它算不算是内地民办高校的翘楚,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它在向着普通高校的翘楚而行进。
办学团队超豪华
对广大高考生和家长来说,一提及让孩子读民办高校,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是心甘情愿的。毕竟在大家的心目中,有公立背书的高校,哪怕是不怎么入流的,也比民办高校要好。公立高校实在录取不上,再考虑读民办高校,甚至有的考生一听自己被录取到了民办高校,就果断地选择复读,来年再战高考。
不过,西湖大学呢,却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民办高校。首先,它在初创之际,就得到了马化腾、王健林等商界巨贾的支持;其次,它的举办者很牛——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的理事会成员皆是社会贤达、顶尖人才。再次,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等科学家发起筹建,他们都是知名高校的校领导。
不仅如此,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出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钱颖一为校董会主席,施一公院士出任西湖大学第一任校长。当然,西湖大学在办的各个一级学科,也都是由顶尖科技人才领衔。用超豪华来形容西湖大学的办学团队,一点也不为过。
看了西湖大学的超豪华阵容,友友们是不是会对民办高校有新的认识呢?不过,西湖大学可不是高考生想读就能读的,目前该校尚未对外招收本科生。
发展目标不一般
从举办者、筹建人和校班子一眼就能看出,这不是一所非同寻常的民办高校。那么,究竟有哪些不一般的呢?只要看看它的发展“小目标”,一下就清晰了。
2018年10月,西湖大学校长、院士施一公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一席令人振奋的豪言壮语,用1个“比肩”、1个“媲美”两个词语,圈定了该校的发展“小目标”:
“5年后比肩中国高校执牛耳者清华、北大,15年后媲美QS世界排名第4的超级名校加州理工学院!”
用5年的时间赶上一百多岁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用15年的时间看齐接近130岁的加州理工学院。这是什么概念啊?追赶跨越式发展?还是新时代的“大跃进”?
施一公校长在西湖大学成立大会上提出的发展愿景,在当时没有少受诟病,不少网友取笑这是要用“中国速度”建设中国自己的加州理工学院。距今时间过去了近两年,即使现在来看,施校长的“小目标”仍然极具挑战性。
施一公教授的话能兑现吗
在很多人看来,对于新设的民办高校,要“比肩”“媲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世界级名校,无异于“蚍蜉撼大树”。
不过呢,关于西湖大学的发展,施一公教授并非只是高谈阔论、豪言壮语。为全力以赴办好西湖大学,他还专门辞掉了清华大学副校长一职,亲自牵头、推动、促进西湖大学加快发展。学校成立以来先后引进了一些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加盟,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加强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取得了一些发展成就。
时间过得很快,再过3个月,距离西湖大学成立就整整两年了。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西湖大学的发展速度还是有些弱于预期,2021年都还没有招收本科生的计划,照此进度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要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影响力等方面比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未来13年内媲美加州理工学院,显然不足以服众。
普通高校要实现飞速发展,离不开核心的几个要素:一是资金,二是人才,三是时间。对于西湖大学的举办者来说,资金可能不是问题,引来顶尖人才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时间却需要一天一天的积淀,高校也要一天一天的成长,这是人为无法提速和干预的。
当然呢,施一公教授关于西湖大学5年后比肩清华北大、15年后媲美加州理工学院的发展目标,更多应该看作是一种发展愿景、一个美好愿望。在学校成立大会上,作为校长,讲出这样的话语,对于团队来说,对与会者来说,听起来很是提神、很是带劲。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施一公教授所讲的”小目标“呢,是很有语言艺术的,他讲的是”5年后“”15年后“,时隔50年是5年后、15年后,时隔100年依然是5年后、15年后。只要西湖大学哪一天超过了清华北大、赶上了加州理工,施一公教授的豪言壮语是不是就兑现了呢?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西湖大学能不能比肩清华、北大,能不能媲美加州理工学院,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是有更多的西湖大学这样的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出现,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