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为了提升李唐王朝的正统性和合理性,追溯李姓祖上名人,最后追到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于是尊为先祖。同时利用道家思想去治国;在朝廷当中,他重用贤臣(魏征、杜如晦、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程知节、侯君集、秦琼、长孙无忌、柴绍、罗士信、史万宝、李勣、刘弘基等),广开言路,并大力的打击国家贪污腐败行为;另一方面,李世民也采取休养生息,奉行节约,不轻易发动战争的国策来慢慢恢复国力。不但如此,李世民还大力支持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大力完善国家科举制度;对于少数民族,李世民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在李世民成为大唐帝国皇帝的23年里,大唐帝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海晏河清(据说全国监狱里只有4个犯人,春节过年唐太宗亲自到监狱放他们回家过年,过年后犯人自觉又回来服刑),史称“贞观之治”。
万国来朝的“贞观之治”
古来圣贤皆寂寞!面对万里江山,闲暇之余,李世民便开始想象大唐的国运与未来,怎样能永葆我大唐盛世?怎样能让后世之人永享这份繁荣与和平呢?
一、选储君,找接班人,埋下“武周篡权”种子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生有三个儿子,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和嫡三子晋王李治。李世民起初对李承乾和李泰很宠爱,李承乾被当做储君培养,魏王则屡获加封。可是李世民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李承乾十分不满,他本就心思敏感,再加上李泰的得宠,自然觉得李泰有一天会夺走自己的太子位置。李泰也想像父亲一样夺权,而李承乾则想先发制人,于是两人各自结党营私,培育党羽,最后竟演化为政变。李承乾的政变与李泰的夺权行径让李世民十分失望,一位是他倾注心血培养的储君,另一位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然而他们二人却为了皇位大打出手,不顾亲情,这深深刺痛了李世民的内心。
太子李承乾逼宫造反
李治为人宽厚,不结党营私,行事低调,素有美名。而且,李治对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十分孝顺。当太子李承乾政变造反被废,李泰争太子之位被贬以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支持立李治为太子。李治能够当上太子,当然有运气的缘故,但他本身亦不简单。李治深得父亲李世民的真传,他明白“不争”才是“上争”,他低调行事,最终赢得诸位大臣和李世民的支持,从而登上储君之位。这年,太子李治十六岁,武才人(武照、武媚娘、武曌和武则天)二十岁。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
公元645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征讨高丽返回长安的路上患病,回到长安后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知道自己去日无多,皇帝李世民很是着急,他要抓紧时间培养太子李治,“诏全国机务并委皇太子处决。”而太子李治则是“间日听政于东宫,既罢,则入侍药膳,不离左右。”这时候,武才人的主要任务是侍奉病榻上的皇帝,她和太子李治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19岁的李治潇洒英俊,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郎。23岁的武才人妩媚动人,是一个情意绵绵的妙龄女。一个聆听父皇的治国教诲,一个侍奉皇帝的衣食起居。在皇帝身边,大唐的储君和父亲的才人眉目传情,情由心生。从贞观二十年开始到贞观二十三年的三年时间里,太子李治和武才人已经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病床前埋下了爱情种子。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美丽的绽放,同时这一历史选择也为后来武则天篡权建立“武周”王朝埋下种子。
二、“唐中弱,有女武代王”,李淳风的预言成真
李淳风,一生探究天文地理,因著有《推背图》颇受后代敬仰。作为大唐国师级人物,善于占卜,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淳风应归类于科学家,贞观十四年,李淳风任职太史丞,工作就是看看日月星辰,记录天气变化,还得修订历法;参与了《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的编写。
太史丞李淳风
贞观七年五月十九日,唐太宗询问李淳风,“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8,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人,卿为朕历历言之。”李淳风答道:“唐中弱,有女武代王”。唐太宗让李淳风进一步解释,迫不得已,李淳风决定透露天机,“乱我朝之天下者,即在君侧,三十年后,杀唐之子孙殆尽,主自不知耳。”李世民就问:“那么,我现在就杀了她怎么样?李淳风立即表示反对,他认为这是天意,已经不是人力所能阻止了,杀了一个武则天,还会冒出第二个武则天,“唐室子孙益危矣。”
听了李淳风的肺腑之言,唐太宗最终放弃了诛杀武则天的想法。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登上了皇位,改国号为周。
三、唐太宗:大唐亡于何时?袁天罡:猪上树时!可惜李世民猜不透
唐朝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跟李淳风齐名的袁天罡,此人是相术大师,眼光独到,看人非常准。因此李世民也多次召见袁天罡,让他给预测一下自己百年之后的大唐政治走向。在谈到“大唐能维持多久”时,袁天罡说了这样一句话:猪上树时。
相术大师袁天罡
可是,李世民听了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去世,也没有参透弄懂这句话的含义。据说袁天罡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欢欣鼓舞,报以雷鸣般掌声,唐太宗听了也乐得合不拢嘴。相术为天地之道,袁天罡看相入神,有口皆碑,但是他同时还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天机不可泄露。
其实“猪”说的是若干年后唐僖宗时期的节度使—朱温。乱世出英雄,黄巢起义爆发后,朱温组织军队镇压起义,立下汗马功劳,维护了摇摇欲坠的大唐统治。因此受到皇帝重用,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朱温从此步步高升,控制了大唐军队,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进一步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将皇帝变成傀儡。天佑元年,朱温用枪杆子逼着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将昭宗谋杀,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唐哀帝。
朱温灭唐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撕下仅存的遮羞布,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统治289年的唐王朝寿终正寝。可惜,任是唐太宗这样的千古明君至死也未能禅透袁天罡的天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铁打的河山,流水的王朝,改朝换代是历史规律,谁都无法抗拒。即使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大帝也不例外,在历史长河中,也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通圣言而遍寰宇,导世界以趋大同。我是@草原风大,国学弘扬者,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分享国学经典和智慧,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