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确定(明天和意外的经典语录)

即使不确定(明天和意外的经典语录)插图

最近很多读者朋友找我买《毛选1-5卷深度解析》纸质版,我更希望确实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阅读毛选,通过对1-5卷每篇的深度解析来读懂、读透毛选,汲取智慧。

日常,有不少读者朋友交流:一宁老师,如何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遇到重大问题无法抉择时,我该如何去分析?

今天,我再用毛选的的思维来试着剖析,作为一个典型吧,也“解剖这只麻雀”,做一回深度解析,供热爱读毛选的读者朋友阅读。今天的文章可能“哲学性”强一点,但是认真读下去,相信对你会有些参考。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我也都总结到了《毛选1-5卷深度解析版》这本书内。

一、条件是否成熟?

“一切决定于条件”,这是一条同主观主义作斗争的原则。

我们常常都要面临选择。

要不要辞职?

要不要创业?

要不要同相亲认识的王翠花谈场恋爱?

若干年后,你回头来看,就会发现正是这些选择,构建出了我们人生的轨迹。

你走向成熟还是幼稚?走向勤奋还是懒惰?走向智慧还是愚昧?这

些都跟你当初做的每一个选择密切相关,只不过当时你可能并没有留意罢了。

这两天我一个朋友跟我讲,等疫情过去以后,他准备辞掉现在的工作,去开个母婴店。

我问他,你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他说:现在不是鼓励生二胎吗,越来越多的家庭又把孩子当做宝贝,所以我觉得开母婴店有搞头。

我接着问了一些问题,比如,你是准备开线上店还是线下店?门店选址放在什么地方?

销售渠道有没有提前考虑?货源靠不靠谱?自己的店有没有独特的点?有没有考虑风险点可能在哪?

这些问题一问完,他似乎就懵了。

然后他才告诉我说:已经好几年没涨过工资了,家庭开支却是越来越大,感觉前途既黑暗又渺茫,所以才打算辞职,找点有前途的事做,于是就想到了开母婴店。

我能理解他的矛盾和痛苦,一边是看不到前途的工作,一边是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这就构成了他的主要矛盾:日益增长的经济负担,与毫无起色的工资收入之间的矛盾。

这种内部矛盾促使他作出改变。

但是如果在你决定作出改变的时刻,你不考虑需要哪些条件,条件是否成熟?而是凭着主观的臆想和猜测,作为你选择和判断的依据,那么很多时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容易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动和痛苦的局面之中。

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无论他是美名勇敢或是美名慎重,其结果都是要造成损失。

二、做选择就跟《毛选》里打仗的思想是一样的。

这一仗要不要打?

选择在哪里打?

选择打哪一部敌人?

选择用哪一支部队去打?

这都需要选择。

众所周知,毛泽东最喜欢打歼灭战,因为歼灭战有利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同时又能给予我方军队以人力和弹药的补充。就如他自己说的:

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那么问题就来了,打歼灭战需要哪些条件呢?

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滋生出主观主义,导致打起仗来就是乱打一通,全无章法。

于是,就有了《毛选》里的十大军事原则。

我们摘录几条: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我们看,其实只需要前五条原则,就足以帮我们判断出这一仗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敌人要处于分散和孤立的状态,即此部属于弱敌,而非强敌。

其次,尽可能处于我军势力范围之内,是我军目前吃得下的部队。

第三,要保证足够的兵力,能确保全歼此部。

最后,战前资源要准备充足,确保胜利的把握。

有了这些条件,那么这一仗就能够打胜。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小胜仗越来越多,则敌我力量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又因为我方立足于人民之中,兵员和粮食能得到持续的补充。而蒋军因为立足于买办豪绅之中,兵员和粮食只会持续的消耗,歼灭一部就少一部。

一旦敌我力量平衡之后,我方就会迅速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当这种优势发挥到某个程度以后,则根本不用再打,只需要喊上一声,敌人就可能投降了。

当然,后来的解放战争,已经完全验证了毛泽东预言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而且,如果你无法确定打这一仗需要哪些条件,士兵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被调动起来的,那时候空谈什么努力啊,奋斗啊,敢于牺牲啊,都是扯淡。

你都不知道打哪?

就是天天行军120公里,搞出一副很勤奋的样子出来,又有啥意义呢?所以,确定需要哪些条件很重要。

即使不确定(明天和意外的经典语录)插图1

三、那么问题又来了。

即使条件确定了,那你要怎样去判断这些条件是否成熟呢?

就比如,你说先打弱敌,再打强敌,这个强和弱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判断出来的。

一个纯美式装备的整编师,但是如果它没来得及展开,或者移动到了道路泥泞的山区之中,机械化装备无法施展,那么即使是强敌,此时也会变成弱敌。

反之,如果一只部队陷入困兽之中,但其作战意志顽强,非死不降,则弱敌也可能变成强敌。

再比如,你说要打孤立之敌,这个孤立还是不孤立,那也是相对的。

敌人又不是木板,你想打哪里就打哪里,他们的部队也会相互协调,互相援助。负责迟滞敌人增援部队的那支部队,能扛多久?

我们消灭这支孤立之敌的时间,又是多久?

这一点如果把握不好,则当我方将敌人包围之后,如果不能赶在敌人援助部队到来之前将其消灭,则我方反而可能陷入敌人的反包围之中。

所以,这一点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件事:该走的弯路,那是一个也不能少。

因为如果你没走过弯路,没受过挫折,没尝试过失败,你就不能取得作战经验。

这时候,别说把十大军事原则放在一个指挥官面前,就算是把全套《毛选》放在一个军事指挥官手里,那一样是毫无用处。

因为你无法掌握敌人的特点,也无法判断出那个尺度,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条件不成熟。

四、《毛选》里反复在说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因为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做一件事需要哪些条件。而实践则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具体的条件是否成熟。

回归到个人身上,这些工作都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只能靠自己一点点的去摸索。

当然,理论和实践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聊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了:

当你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你做还是不做?坚持还是放弃?打还是不打?你都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去确定具体的条件,来帮助你进行判断。

而这一点,恰恰别人很难帮到你的。

但是如果只是做到这一点:

能准确的判断一个选择背后的条件是否成熟,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个人足够聪明,他总能做成一些事情,但其实他还算不上有智慧。

怎样才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还得满足一个条件,选择背后的正义性。

我们还是拿打歼灭战这件事来说,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疑问,为啥老蒋的部队总是出现弱敌,孤立之敌?

有趣的是,毛泽东在1947年,把十大军事原则总结出来以后,居然赤裸裸的把这几条原则登在了解放日报上,毫无什么隐秘性可言。

老蒋看了以后,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然后却毫无办法应对。

我就明明白白告诉你要怎么打你,然而你就是拿我没办法。

这种感觉,想想都觉得刺激。

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老蒋的战争是毫无正义性可言的,他的军队是建立在官僚买办阶级的基础之上的旧式封建军队。因为其官僚买办的性质,就决定了贪污腐败从上而下,无处不在。

因为这种性质的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服务官僚买办的利益的,所以军官的贪腐根本就遏制不住。

就好像,在抗日战争刚刚打完,国军开始接受日本投降的时候,军官们纷纷开始打着受降的旗号,抢汽车,房子,物资等等,封条上写了哪个军官的名字,就变成了哪个军官的私产。

记者仔细一看,那些最豪华的别墅,汽车,封条上贴的全是蒋介石的名字。这样的军队,贪腐怎么可能遏制得住?

这样的军队,必然不会拼死作战,于是就常常出现弱敌。这样的军队,必然也搞不好团结,于是就常常出现孤立之敌。

这就为解放军创造歼灭战的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改变军队的性质,就改变不了弱敌和孤立之敌的局面,而一旦改变了军队的性质,那不就等于被我方赤化了吗?

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把十大军事原则放在老蒋的面前,他也无可奈何的原因,因为他的战争没有正义可言。

于是,最后他只能选择骂骂咧咧的退出群聊。

即使不确定(明天和意外的经典语录)插图2

所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爱读毛选?

因为里面确实是大家解决遇到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指南书,确实是具备实践和理论的指导作用,确实具备顽强的生命力。‍‍‍‍‍‍‍‍‍‍‍‍‍‍‍‍‍‍‍‍‍‍‍‍‍‍

只要活学活用,一定会成为改造我们思维的强大“法器”。如果你坚持读下去,看这个世界也会更加“清晰”的。

只是这部高深的、充满智慧的著作涉及到的历史、形势和考量太多,我们都容易读不通、读不透,完全不得要领。甚至,时间久了,成了本本主义、只能咬文嚼字,但是不会活学活用,完全就是背离了读毛选的初衷。

毛选原著中每篇文章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形势和考量太多,而且很多都有一定的哲学性,导致都不容易读通、读透。时间久了,就容易成了本本主义、只能咬文嚼字。张嘴就来几卷圆滑,但是不会活学活用、无法提炼出其中的思维模式、方法论,也谈不上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创业等,更帮助不了提升认知。甚至,很多人读久了,读了几年,就读不下去了。这也是很多找我买书读者朋友的反馈。

我写的《毛选1-5卷深度解析版》这本书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可联系买。为了真正地让大家能带着去读懂原著,能够把其中涉及到的方法论学着用。我也补充了一些结合我们工作的案例和思考,便于都能举一反三,帮助您真正地读懂、读透毛选,从毛选中汲取智慧。

差不多50万字,1-5卷的每一篇都有深度解析,都结合实际、提炼方法、剖析思维、活学活用写完了,帮助真正地提升思维和洞见能力,也会额外送您《毛选1-7册原著完整电子版》(标注每篇的重点)、《辩证法随谈》供您日常阅读用。每篇都是写的干货、写的是具体的思维方式,读完了可以拿到实际去用。

包含:剖析每篇文章背景、含义、个人思考,联系实际运用,运用蕴藏的战略思维、矛盾思维、阶级分析法,以及将独立自主、群众路线等观点运用到工作之中。每篇都是写的干货、写的是具体的思维方式、读完了可以拿到实际去用。我从不写那些畅销书一般的道理,读完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不是带你分析历史,而是只想带着对教员的尊重去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再联系实际运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重点走好这一段路。

即使不确定(明天和意外的经典语录)插图3

购买,可私信或关注公众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

#重读《毛选》##毛选深度解析##毛选##怀念领袖毛主席#

2、《职场生存和发展指南》。

超30万字,通过对体制内外关键典型场景下如何处理各类棘手问题的经验剖析,将人情世故的体悟无形穿插其中,将职场中的人和事讲清楚,并折射出其背后的人性和思维规律,希望真正助你开悟。

很多人问我如何学好人情世故,为什么现在的畅销书上都没有?在单位里面如何会说话?如何抓住职场晋升、提拔、重用的机会?机关内处理事情如何才能有分寸?

很多人并不是不聪明,并不是情商不够,我们天生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有些人比你经历的多,他们有长辈手把手传授、讲解经验,为他们剖析人性,为他们分析每个环境、每个场景下该做什么、应该怎么说、该怎么拿捏火候。时间久了,就会融入到骨髓里,就成了智慧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4、《学会反人性思考才能开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做职场一对一咨询这么久了,解决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我也一直想将具体的思考、场景下的应对之策提炼出来。

所以,花时间总结出了这本书 ,可能会颠覆你以往的思想认知,但确实是一套基本功法,所以学习职场人性思维,非常非常的重要。对有些人而言,可能一文不值,关键就是看你的重视程度,看你的境遇,你的悟性,你能应用多少。

5、《职场权谋》

实实在在的职场权谋与斗争的经验,超30万字,关于职场权谋。阴和阳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所有工具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所服务,其本身并没有好恶。

谋略是在活力对抗中寻求致胜之法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最基本的特性是在对抗中产生、在对抗中运用、 在对抗中生效。这势必产生谋略与反谋略的斗争,识谋、破谋就成了谋略较量的关键,而反谋略思维正是识谋、破谋、反谋活动的基础。

6、年度/单次一对一职场咨询服务

专注于解职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微信、电话随时分析沟通,探讨每个具体场景下为什么、该怎么说、该怎么做,进而逐渐找到方法论。希望成你职场上”什么话都能说、都能问的“智囊”,共同精进。手把手带你解决职场问题、提升思维深度、人情世故的能力,帮助你根本能力和思维的彻底改变。

我也经历过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不知道找谁解决、没人开口问的困境,甚至在关键时候有过来人真心实意指点的巨大效果,所以一直坚持做一对一职场咨询。几年下来,也让我坚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确实是真正地能解决好问题。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